10月1日起 私家车“车船税”迎来调整

导语:

10月1日起 私家车“车船税”迎来调整。核定载客人数10-19人的中型客车,车船税年基准税额由500元降低为480元;核定载客人数20人(含)以上的大型客车,车船税年基准税额由600元降低为540元;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共交通车船的车船税由减半征收调整为免征;符合一定条件的摩托车、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将延续免征车船税优惠政策。

对于打算买车或者已经买车的消费者而言,大家都非常熟悉裸车价和落地价的区别,而裸车价格并不会低于落地价格,这是因为还包含车辆购置税、机动车保险、上牌还有车船税等费用,若是选择分期购车的方式,还需要缴纳分期购车服务费,以一辆定价10万元的家用轿车为例,落地价格可能超过了12万元,当然,部分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落地价格并不高,毕竟可以享受“免缴购置祱”和“免缴车船税”的福利,落地价格与裸车价格相差不多。

反观燃油汽车,购车时需要缴纳部分一次性费用,后期的用车情况下还需要每年缴纳一定的费用,比如:交通强制保险、车船税、燃油附加税等费用,其中车船税的规定比较模糊,甚至不少车主觉得车辆不是船舶,为何需要缴纳这一税费呢?听笔者细细道来。

从相关部门给出的定义上来看:“车船税”是指对在我国境内应依法到公安、交通、农业、渔业、军事等管理部门办理登记的车辆、船舶,根据其种类,按照规定的计税依据和年税额标准计算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不管是汽车是否上路,只要是车辆不进行报废,就需要每年强制缴纳,但是大多数人不了解为何会强制收取,对此,笔者也是一知半解!10月起,私家车“车船税”迎来调整,降低及免征六类车型,支持!

家住济南的李先生,近期正在为自家爱车的年检和保险发愁,10月1号正好是自己爱车的年检和购买保险日期,作为一辆上路16年的老车车主,李先生非常庆幸年检的调整,但经过了解后得知,需要完成本年的两次年检才能享受“一年一检”的福利,李先生由喜转忧的同时,发现自己爱车的交强险涨价了,仔细一看是车船税比之前多了260元,这让李先生不理解,难道年检节省的资金需要在车船税上补收吗?

要知道,车船税是按照发动机排量大小进行判定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不需要缴纳车船税,而部分地区和城市实施了优惠措施。

按照排量进行划分:1.0升(含)以下 60元至360元;1.0升以上至1.6升(含) 300元至540元;1.6升以上至2.0升(含) 360元至660元;2.0升以上至2.5升(含) 660元至1200元;2.5升以上至3.0升(含) 1200元至2400元;3.0升以上至4.0升(含) 2400元至3600元;4.0升以上 3600元至5400元。

其中1.6L排量以下(含1.6升)的燃用汽油、柴油的乘用车(含非插电式混合动力、双燃料和两用燃料乘用车)享受车船税减半优惠;新能源汽车、公交车、军车、警车以及司法部门的公务用车将减免车船税。

降低及免征六类车型

这个城市就是重庆了,按照规定得知:核定载客人数10-19人的中型客车,车船税年基准税额由500元降低为480元;核定载客人数20人(含)以上的大型客车,车船税年基准税额由600元降低为540元;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共交通车船的车船税由减半征收调整为免征;符合一定条件的摩托车、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将延续免征车船税优惠政策。

在这福利措施之下,符合要求的车辆将享受车船税福利,用车成本大幅度降低,不少网友表示支持全面推广,对此,你怎么看?你觉得为何会征收车船税呢?

(责任编辑:张奕)
相关文章
返回国内的曾被困缅甸中科院博士谈妙瓦底诈骗模式:与缅北差别巨大

昨天,9月11日,此前因“中科院博士被骗至缅甸事件”引发关注的当事人发文:我已于9月5日返回国内,因配合调查和个人生病不适的原因,一直未能发文。

3096 人浏览过
618购物节来袭 各路零售竞争激烈 消费者能否回归理性

几天后,疯狂的“6·18”就要到来,作为上半年电商行业最重要的大促之日,消费之战的“号角”早已吹响。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了解到,为了抓住消费者,多家电商平台打出“史上投入力度最大6·18”的口号。而面对商家打出的“低价牌”,多数消费者回归理性,不再盲目抢购、囤货。

3099 人浏览过
无证经营、价格欺诈,北京曝光8起医美典型案例

无证经营、价格欺诈,北京曝光8起医美典型案例。2022年9月起,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海关、市税务局、市网信办、市中医局、市药监局、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等11部门开展为期半年的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依法查处了一批医疗美容类违法案件,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促进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908 人浏览过
“转贷”套路再现,小心“赔了夫人又折兵”

“转贷”套路再现,小心“赔了夫人又折兵”。随着经营贷利率不断“卷”出新低,与存量房贷之间的利差逐渐拉大。又有不少中介开始打起了老主意——部分中介开始隐蔽地在银行和个人间“辗转腾挪”,提供消费贷、经营贷转房贷业务。

2389 人浏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