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现新冠患者治愈后复阳病例引发群众恐慌!
近期,多地出现新冠复阳病例,引发群众恐慌,其实早在去年就有复阳的病例出现,新冠患者“复阳”概率并不是很高。新冠“复阳”的患者属于极少数的,概率很低。所以,大家不必恐慌。
统计发现,今年1月份以来,全国至少已有7地通报治愈后复阳病例,病例数接近40例。
1月25日,上海出院患者14天隔离期间发现复阳病例30多例。
1月24日,北京西城区1例,2020年8月经上海入境后诊断的确诊病例并治愈,在西城区核酸检测中初筛阳性,不排除复阳可能。
1月24日,陕西浮山1例,2020年12月16日经郑州入境后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出院居家隔离期满次日核酸阳性
1月20日,河北秦皇岛1例,2020年12月18日经上海入境后2次核酸阳性,12月30日出院,返回秦皇岛市后隔离期间复阳。
1月15日,河南灵宝1例,2020年9月5日经成都入境时核酸阳性,出院返乡后复阳,为境外输入确诊治愈复阳的无症状感染者。
1月6日,广州海珠区1名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出院后检测阳性,二次复核结果阴性。
1月6日,浙江杭州1例,曾于2020年4月份在英国确诊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12月从广州入境,抵达杭州后复阳。
“复阳”是否还有传染性?“复阳”的比例多吗?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部分相关病人在出院后的随访中又查出了核酸阳性,出现这种现象有三种可能。
第一,核酸检测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比如出院前的两次核酸阴性是假阴性或者随访的核酸阳性,结果是假阳性。
第二,病毒又重新活跃起来。
第三,再次感染。
对于第一种情况,通过多部位多次采样,可减少假阴性或假阳性的发生,对于第二种情况机理还不清楚。
有限的研究提示,这种病人的传染性不强,目前还没有观察到造成传播的案例,对于第三种情况再次感染,其传染性与其他首次感染的病人相似。总体来说,出现病人在随访中再次出现核酸阳性的比例不高,约在5%以下。
此外,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复阳现象为被感染者中的小概率事件。并且,他表示,现在发现的复阳的病人,这些人不管是病人还是感染者,导致继续传播的事情并不多见。
近日,针对“女子在海底捞就餐遭遇左手触电受伤”一事,海底捞方面回应媒体称,3月30日中午10时56分左右,陈女士反馈称在海底捞苏州相城天虹店小料台取用料碗时疑似“触电”。
北京一女士身患重病住院期间,被医院护工强制猥亵。身体的病痛、精神的折磨、经济的重负、家庭的破碎……重重打击让刘女士陷入了绝望的困境。
近期甲流高发,经常会出现发烧症状,很多患者深有体会。那么患者在发烧期间是否可以洗澡呢?
据媒体报道,日本北海道松前镇官员6日说,该镇去年12月下旬出现大量沙丁鱼在沙滩上搁浅死亡的情况,当时恰逢新年假期,政府难以找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