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谈判不能只盯着“P药”
医保谈判不能只盯着“P药”。药品背后藏着大民生。为民砍价,让利于民的医保谈判,其正面意义本不该被一种药品的失败谈判所掩盖,更何况在疫情之下的保用药问题上,目前政策仍旧留有余地和活口,包括Paxlovid在内的多种新冠治疗药物,医保仍将临时性支付到今年3月31日。
“灵魂砍价”失败,医保谈判出局,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在热搜上一挂就是两天。
1月8日,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落幕,在备受期待的新冠治疗药物方面,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谈判成功,辉瑞的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则因报价高未能成功。
市场供不应求,叠加重症救治高压,Paxlovid成为关注焦点,被寄予大幅降价的厚望,并不稀奇。
但医保谈判不是道德绑架,更不是情绪上的劫富济贫。“灵魂砍价”背后仍是一场以量换价的商业博弈,最终能否成功还要取决于医保和企业双方底线是否存在交集。
因为围观医保谈判,不是各自对立,盲目带节奏,跟立场。“P药”能够双赢固然可喜,若是谈判失败也不必过度解读导致舆论失焦。毕竟对于医保谈判而言,Paxlovid只是一个插曲,而不是常态。
延续此前的思路,抗癌药、罕见病药等仍是今年谈判重点,制度设计层面,“简易续约”“非独家药品竞价”两大新规也迎来了首次实施。
时至今日,人们仍旧能够回忆起无数灵魂砍价名场面,有“代表国家谈判,降零点几算降幅吗”的霸气,还有120万元一针“天价”抗癌药亮相时的紧张、70万元一针的诺西那声钠注射液八轮谈判后降至3.3万元的兴奋,“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的感动。
医保谈判不能只盯着Paxlovid看。四年来,国家医保局已累计将250种药品新增进目录,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2021年协议期内221种谈判药报销1.4亿人次,通过谈判减价和医保报销,年内累计为患者减负1494.9亿元。
谈判桌上的毫厘之变,叠加庞大的患者基数,都会被放大成巨大的利益调整,其难度可想而知。而医保谈判也不是一味地“图便宜”,药品成本效果、预算影响、医保基金负担等不同角度的综合测算缺一不可。
药品背后藏着大民生。为民砍价,让利于民的医保谈判,其正面意义本不该被一种药品的失败谈判所掩盖,更何况在疫情之下的保用药问题上,目前政策仍旧留有余地和活口,包括Paxlovid在内的多种新冠治疗药物,医保仍将临时性支付到今年3月31日。
而在市场层面,君实生物的VV116、先声药业的SIM0417等国产新冠口服药也已经摩拳擦掌,未来供给仍存诸多变数,医保谈判不是“一次定终身”。
近段时间,千禾味业(603027)旗下“千禾0”酱油产品因媒体送检事件备受广泛关注,并引发社会大众对“千禾0”与“零添加”的关系质疑。
轻断食,近年来成为热门话题了,随着“轻断食5天掉10斤”“5天轻断食减肥法亲测有效”等帖子在社交平台上铺天盖地,“轻断食”斩获了无数受众。
有海外媒体近日报道,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癌症是全球第二大常见死因,仅次于心血管疾病。专家认为,德国大约35%的癌症病例是由不健康饮食引起的。
我们经常听说:长期喝纯净水有害健康?年轻时不爱穿秋裤,老了会得“老寒腿”?用狗尾草可以点痣?药片太大可以掰开或研碎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