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账金额达1.5亿余元 江西一男子售卖5张银行卡被判刑
过账金额达1.5亿余元 江西一男子售卖5张银行卡被判刑。最后朱某因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七万元;违法所得予以没收依法上缴国库。
近年来,网络诈骗犯罪分子为逃避公安机关的侦查,通常都是租赁或购买他人银行卡用于接收款项。很多人因为贪图蝇头小利,租售银行卡给犯罪分子而成为了犯罪帮凶,最后也沦为了阶下囚。
朱某于2019年5月先后分别办理了不同银行的5张银行卡,并将银行卡及密码、手机卡和U盾出租给他人用于实施信息网络实施犯罪支付结算。经统计,上述银行卡中进账总流水达1.5亿余元,朱某亦获利人民币2.2万余元。
最后朱某因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七万元;违法所得予以没收依法上缴国库。
2020年9月3日,许某在明知其朋友何某收购其银行卡可能用于违法犯罪活动情况下,仍以人民币1000元一套银行卡的价格将以自己身份注册的银行卡出售给何某。后许某因害怕在去某银行注销该卡时发现卡内还有诈骗赃款余额10万余元,许某便通过密码挂失销户的方式将卡内余额取出。
最后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盗窃罪,判许某处有期徒刑二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
2021年1月1日至11月15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4.7万件;该罪名数量位列第七,首次进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前十。
相关法条链接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1、为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而实施下列行为,可以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的“帮助”行为:
(一)收购、出售、出租信用卡、银行账户、非银行支付账户、具有支付结算功能的互联网账号密码、网络支付接口、网上银行数字证书的
(二)收购、出售、出租他人手机卡、流量卡、物联网卡的。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认定为情节严重:
(一)收购、出售、出租信用卡、银行账户、非银行支付账户、具有支付结算功能的互联网账号密码、网络支付接口、网上银行数字证书5张(个)以上的
(二)收购、出售、出租他人手机卡、流量卡、物联网卡20张以上的。
法官提醒
大家千万不要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出售、出租、出借身份证件、手机卡、银行卡、支付二维码、对公账号、公司营业执照等信息给不法分子,因为这种行为很可能让你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请注意,你的手机可能在泄密?!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当前,智能终端已经深深融入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场景,在带来惊喜和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风险隐患,如不注意防范,甚至可能危害国家安全。
这几日,电商圈算是开锅了!据媒体报道,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 “仅退款”,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
近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按照《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要求,经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67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现通报如下。
当下,在互联网高度发展,大学生作为网络世界的活跃群体,本应是网络文明的传播者,然而,却有极个别同学因法律意识淡薄,好奇心越过了法律红线,把AI成为了犯罪的“外挂”,陷入了网络犯罪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