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奶茶店逃税2000万被罚1161万 店方喊冤:前年逃的

导语:

网红奶茶店逃税2000万被罚1161万 店方喊冤:前年逃的。古茗的加盟商大概有三轮面试:第一步面人,年纪太轻,太浮躁的,首先会淘汰掉,家庭条件太好或者太差的也会被淘汰掉。


网红奶茶店的排队人群

文/ 金错刀频道

为什么赚钱越多的,越喜欢偷税漏税?

这是很多按时缴税的打工人共同的心声。

2年前,才被娱乐圈的明星们按头安利了“一冰”、“一爽”等计数单位。

去年,顶流网红主播又靠“一薇”刷新了记录。


资料图

昨天,网红奶茶店古茗,又用实力证明:即使一年卖7亿杯奶茶,也“交不起”2000万的税。

在古茗被罚1161万的热搜下,有近4亿人围观。


报道截图

网友纷纷表示:卖那么贵,为什么还要偷税漏税?


评论截图

涨价是为了交罚款吗,对得起我花得那些钱吗?


评论截图

但今天古茗的回应,却成了舆论发酵的另一条导火索。

古茗回应大意是:税是前年逃的,罚款去年交的,料是突然曝的。

虽然是道歉声明,但很多粉丝并不买账:曝出来还委屈你了?


评论截图

古茗虽然不像喜茶、茶颜悦色这么出名,但古茗在江浙地区,却是顶流般的存在。

从小镇发家,11年干到6000家的古茗,为何把一手好牌打坏了?

比喜茶还火的网红鼻祖,

被南方人宠了12年

有网友调侃说,古茗用1000万的罚款,换全国知名度,挺值!

其实这种知名度,对于古茗而言,大可不必。

很多北方人都不知道古茗,但在南方很多城市,古茗是国民奶茶般的存在。

在江浙地区,古茗不管在哪开店,都能引起周围年轻人的狂欢。

杭州第一家古茗开业的时候,队伍排了12个小时,很多学生翘课也去买奶茶。


排队人群

长沙的古茗开店时,直接引起全城狂欢,人们凌晨都跑去排队。


排队人群

坊间流行这样一种传说,在茶饮行业,能够成为百年老店的,古茗是大家认可的品牌之一。


评论截图

这么高的评价,那为何很多人没听过古茗呢?

这其实是古茗“故意为之”。

2010年,还在上大学的喜茶创始人聂云宸还在开手机店;台北的CoCo都刚刚创立;大学刚毕业的王云安回到了浙江台州市大溪镇,拿着自己赚的几十万开了个30平的奶茶店。

古茗开业当天营业额只有102元,直接给了创始人当头一棒。

不懂怎么搞传播和营销,就换位思考自己当了一天顾客,

把奶茶店门头的灯调亮 找个长相甜美的妹子当收银 买一赠一,让新顾客成为老顾客

在各种尝试后,王云安找到了财富密码:做性价比爆品。

古茗的价格定位和coco在同一个水平,产品定价在15元左右,门店也尽量选择在了人流量大的学校、商场。


古茗店

因为主攻小镇,所以要价格够低;要想奶茶店长久,要保证产品不踩雷。

这种理念,让古茗变成了一个养成系的品牌:走到哪粉丝圈到哪,光在浙江一省,古茗的门店就有1000家以上。

古茗的火,还体现在它店铺的存活率上。

《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显示,截止到2021年底,停止营业的茶饮企业超21万,今年像喜茶、茶颜悦色等网红店也陷入关店潮。

在这种情况下,古茗却创造了奇迹:在2020年全国开了1388家门店,但只关了5家门店。


资料图

最热销的奶茶,一年卖出了7亿杯,可见,南方的人对古茗的宠爱程度。

有同行认为,“古茗最厉害的是,在营销方面没怎么花钱,但消费者就是喜欢。”

在餐宝典评选的“2021中国餐饮金饕奖·十大最受欢迎茶饮品牌”中,古茗位列第五。

要知道古茗在2020年以前,都没开到过黄河以北。

在古茗面前,很多网红奶茶店都是弟弟。

加盟商都百里挑一的古茗,一点不差钱

有12年的招牌,有上亿忠实粉丝,还偷税漏税,古茗差钱吗?

恰恰相反,古茗是业界公认赚钱的奶茶品牌。

古茗的钱从哪里来呢?

1.5000多家干过总部的加盟店

想要持续靠加盟店赚钱,首先要让加盟商赚到钱,古茗早早就看透了这个道理。

因此,古茗在选加盟店的条件,相当“变态”,比选妃还苛刻。

在知乎上,搜索其它奶茶品牌,出现最多的都品牌的吐槽,而搜索古茗,却都是如何通过加盟面试。


资料图

古茗的加盟通过率只有百分之一到二,100人申请,能通过1个。

古茗的加盟商大概有三轮面试:第一步面人,年纪太轻,太浮躁的,首先会淘汰掉,家庭条件太好或者太差的也会被淘汰掉。


网络截图

第二步看价值观。想加盟的人如果是老师、公务员等想做副业的,也会pass掉。

有创业者感叹道,“古茗的加盟商面试简直比考研、考公都难!”

为什么要做加盟商面试,王云安表示“我不希望明明知道你会死,还把你拉下水。

在这样变态的考验下,2020年单店营收增幅,对比2019年增长37.1%,门店倒闭率仅在0.13%。

王云安曾经在一次公开场合上表示:古茗开到70家店的时候,自己一年赚的钱还不如一个做得好的加盟商赚的钱多。

一家加盟商前期投入大概28万,做得好的能赚到70多万,截止2021年底,古茗已经开了近6000家店,仅加盟费古茗的收入就不会差。


网络截图

2.极致把控成本,获得最大利润

在产品上,古茗是可以拉出来和喜茶较量的,但在价格上,古茗却和一点点、coco等相当。

这是古茗的另一个强悍之处,不仅低价,而且低价低得起,成本控制的非常好。

它从原料的采购到配送等各个环节拥有完备的产业链闭环。

古茗很早就有自己的工厂,还很早建立了自己果园、茶园。

去云南种橙子、到泰国种香水柠檬,再到新疆种哈密瓜,降低了原材料成本。

在运输成本上,从2012年古茗就开始用自己的车配送,再到后来建立了冷链运输,不存在中间商,原材料可以直接运到门店中。

除此之外,古茗的密集开店策略,也可以大大降低了供应链的成本,压低了产品的价格。


古茗门店分布图 图片来源:古茗茶饮官网

在古茗只有200家门店的时候,利润空间大概只有8%。随着门店数量扩大到1000时,成本大概下降了20%-30%。

而如今,古茗在100多个城市,有近6000家店,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古茗全年采购的鲜果超4.2万吨,一天消耗的柠檬便超10吨。而蜜雪冰城每年可消耗柠檬2.6万吨。

依靠巨大的采购量,拥有很大的议价能力。

在1年卖出的7亿杯奶茶背后,古茗真的不差钱。

触碰用户的信任红线,无异于自砸招牌

要名声有名声,要钱有钱的古茗,为什么要偷税漏税呢?

归根结底是:犯错成本太低。

就像古茗官方回应的,偷税漏税的事是2020年发生的,2021年已经罚完了,凭什么揪着不放?

偷税漏税2000万,被罚了1000万,对于一个有6000家连锁店的品牌,仅是九牛一毛。

事情曝光之后,也有不少网友留言:不是安全问题,不影响我喝奶茶。

甚至因为明星们动辄十几亿的罚款,很多消费者都被反向教育乖了:一个连锁品牌,才罚了0.1伦,小事。


评论截图

刀哥觉得,一个古茗偷漏税2000万,对品牌而言,只是一时的公关危机,并不可怕的,可怕的是消费者的底线在不断降低。

底线降低会有什么后果?

前段时间爆发的插旗就是前车之鉴。

在315曝光之前,7年前插旗菜业就曾因脚踩酸菜而被罚,但经过了7年,依然没有改变。


土坑酸菜

但在插旗却有个行业潜规则,干净的酸菜只对国外出口,这种双标是因为国内的酸菜有树叶和脏东西,只会罚一两千,但国外却会罚十万。

实际上插旗工厂里有300个高品质腌制池,干净又卫生,对于外国企业来说,插旗根本不是黑心工厂。

当犯错成本低,不遵守规则成了行业潜规则,最后等待整个行业的是灭顶之灾。


网络截图

奶茶行业也是如此,几乎每年都会因为后厨卫生、加盟店爆雷登上热榜。

可惜,热闹过后,乱象依旧。

当消费者开始质疑手头所有的产品,对于任何品牌来说,都不是好事。


评论截图

结语:

“我们是不是可以陪伴着消费者,陪伴着他们一直变好!”

这是王云安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关于消费者信任提出的观点。

古茗这些年为了培养用户信任,做了不少事。

几年前,古茗推出过一款柠檬茶,虽然销量不错,但卖了3天发现,柠檬只要有一点点不新鲜,味道就变了。

从这时起,古茗开始建了自己的柠檬园,斥巨资做冷链配送。


资料图

为了最好的口感,一款产品要超200多次的反复调试,甚至有上千人的研发团队。

为了保证奶茶的安全健康,投入5000万搭建更高标准的研发室,去做原料的微生物检测,

古茗奶茶这次被骂,本质上还是靠谱品牌和偷税漏税形成的巨大反差。

一次偷税漏税对品牌可能影响不大,但对用户来说已经踩了信任的红线。

对于行业而言,曾经最有可能成为百年老字号的古茗,未来难料。

再牛的品牌,再爆的产品,守信也是所有商业的底线。

(责任编辑:张奕)
相关文章
返回国内的曾被困缅甸中科院博士谈妙瓦底诈骗模式:与缅北差别巨大

昨天,9月11日,此前因“中科院博士被骗至缅甸事件”引发关注的当事人发文:我已于9月5日返回国内,因配合调查和个人生病不适的原因,一直未能发文。

3094 人浏览过
618购物节来袭 各路零售竞争激烈 消费者能否回归理性

几天后,疯狂的“6·18”就要到来,作为上半年电商行业最重要的大促之日,消费之战的“号角”早已吹响。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了解到,为了抓住消费者,多家电商平台打出“史上投入力度最大6·18”的口号。而面对商家打出的“低价牌”,多数消费者回归理性,不再盲目抢购、囤货。

3099 人浏览过
无证经营、价格欺诈,北京曝光8起医美典型案例

无证经营、价格欺诈,北京曝光8起医美典型案例。2022年9月起,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海关、市税务局、市网信办、市中医局、市药监局、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等11部门开展为期半年的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依法查处了一批医疗美容类违法案件,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促进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907 人浏览过
“转贷”套路再现,小心“赔了夫人又折兵”

“转贷”套路再现,小心“赔了夫人又折兵”。随着经营贷利率不断“卷”出新低,与存量房贷之间的利差逐渐拉大。又有不少中介开始打起了老主意——部分中介开始隐蔽地在银行和个人间“辗转腾挪”,提供消费贷、经营贷转房贷业务。

2387 人浏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