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海曙发布上半年投诉举报数据
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海曙发布上半年投诉举报数据。从消费投诉性质来看,2022年上半年,消费投诉问题集中在售后服务类、食品安全类、质量类、价格类、合同类,上述五类投诉总量达到5441件,占2022年上半年消费投诉总量的70.52%,是引起投诉的主要原因。
海曙哪些区域投诉量最多?什么类型的商品投诉最集中?8月15日,海曙区市场监管局发布上半年投诉举报大数据,记者透过数据详解消费者遇到过的那些“坑”。
2022年上半年,海曙区共受理各类投诉举报9945件,同比(去年上半年)下降1.03%,帮助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76.79万元。其中,投诉7716件,同比下降7.47%,占比77.59%;举报2229件,同比上升30.42%,占比22.41%。
从来源途径分析,2022年上半年来自浙江省民呼我为统一平台的投诉举报数量为5060件,占比50.88%;来自全国12315平台消费者自行登记的投诉举报数量为4737件,占比47.63%;首问电话及来信来访接收的投诉举报数量为148件,占比1.49%。
从区域受理情况来看,处于核心商贸区的月湖(江厦)所上半年接收的投诉举报数量达到1852件,占海曙区总量的18.62%,西门(望春)所投诉举报数量达到1222件。2022年上半年投诉涉及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类企业,从事网上服装服饰、家用电器、网络虚拟产品、食品等。
从消费投诉构成来看,在2022年上半年受理的7716消费投诉件中,商品类消费投诉共5085件,占消费投诉总量的65.9%,同比上升3%。商品类消费投诉量居前五位的分别是食品、服装鞋帽、家用电器、家居用品、交通工具,服装鞋帽类投诉量虽占上半年商品类投诉量的20.69%,在商品类消费投诉量排名第二,但对比去年上半年,数量仍有较为明显的下降;服务类消费投诉共2631件,占消费投诉总量的34.1%,同比下降22.62%。服务类消费投诉量居前五位的分别是餐饮住宿服务、美容美发服务、教育培训服务、销售服务、制作保养维修服务,其中销售服务类的增幅居首位,上升了42.76%,教育培训服务类下降幅度明显,下降了56.89%。
从消费投诉性质来看,2022年上半年,消费投诉问题集中在售后服务类、食品安全类、质量类、价格类、合同类,上述五类投诉总量达到5441件,占2022年上半年消费投诉总量的70.52%,是引起投诉的主要原因。
目光转向举报数据,受理量居前的举报类别为广告违法、食品违法、侵害消费者权益、产品质量违法,上述四类举报件总数1683件,占举报量的75.5%。举报量相对集中在两大类企业,一类是美容整形医院及门诊部,另一类是电子商务类企业,主要从事食品、服装服饰类的网上销售。
广告违法举报数量今年上半年仍居首位,主要集中涉及电商销售产品时在网页上对于产品的功能、特性、效果、使用的材料、成份(主要为食品类)以及整形医院对于产品、项目的治疗效果宣传不规范,涉嫌虚假宣传。同时,部分举报人热衷于对这类宣传进行集中举报,也是广告违法举报受理量一直维持在较高位原因之一。
海曙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强化消费纠纷源头化解,加大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问题的事中事后监管,不断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力度,切实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增强消费者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8月底,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小天鹅东山专卖店”在直播销售洗衣机过程中,电商运营人员误将全店洗衣机产品标价设置为成本价的4~5折,导致开售20分钟左右该店洗衣机被拍下近4万单,下单金额近4000万元,涉及货值7000余万元,店铺损失高达3000万元。
四川大凉山血色彩礼:36.8万元,两条人命!如果不是跟全村“兜钱”,阿根日轨的父亲就凑不齐36.8万元彩礼。按照彝族古谚,为儿娶妻是父母一生中最大的责任。
昨天,9月11日,此前因“中科院博士被骗至缅甸事件”引发关注的当事人发文:我已于9月5日返回国内,因配合调查和个人生病不适的原因,一直未能发文。
几天后,疯狂的“6·18”就要到来,作为上半年电商行业最重要的大促之日,消费之战的“号角”早已吹响。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了解到,为了抓住消费者,多家电商平台打出“史上投入力度最大6·18”的口号。而面对商家打出的“低价牌”,多数消费者回归理性,不再盲目抢购、囤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