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银行卡给别人用就给1000元?九江已有多人被刑拘
把自己银行卡给别人用就给1000元?九江已有多人被刑拘。千万不要为了蝇头小利,将自己的银行卡卖给他人,也不要将自己的银行卡出租外借,小心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
把自己银行卡给别人用,立马到手1000元,遇到这种“好事”,你会不会心动?
近日,九江就有多人,禁不起诱惑出售银行卡,涉嫌违法犯罪被刑拘,犯罪分子利用他们的银行卡洗钱,最高涉案金额高达3000万元。
↓↓↓
近日,修水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反诈中心根据 九江银行修水支行反馈其银行一位客户 樊某旺的异常交易信息, 进行分析、研判,初步确定樊某旺在实施诈骗行为。
在银行工作人员的配合下,警方成功打掉藏匿于该县的非法洗钱团伙,涉案人员7名,涉案金额3000万元,目前抓获犯罪嫌疑人樊某旺、樊某潘2人,扣押银行卡6张。
经查,今年7月初,樊某旺在朋友樊某潘介绍下认识“老板”张某,张某问他是否愿意把不常用的银行卡借给他走账,并承诺每张卡给予1000元的报酬。在高额回报的诱惑下,樊某旺一共提供了3张银行卡给“老板”张某进行走账。
目前,犯罪嫌疑人樊某旺、樊某潘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近日,九江市公安局八里湖新区分局在调查中发现,该局辖区一居民杨某的银行卡涉嫌帮助诈骗团伙转移资金。民警立即展开调查,经过对涉案银行卡的研判和嫌疑人的追踪,成功在八里湖新区某小区将犯罪嫌疑人杨某抓获。
经审讯,杨某交代自己偶然机会从朋友徐某口中得知可以通过帮他人转账来获取佣金,而自己手头又正好紧张,便也想跟徐某要做“业务”。随后,杨某和其朋友徐某某开始从事帮电信诈骗团伙洗钱的勾当,杨某以0.6%的获利来赚取洗钱的收益。2021年6月20日至6月25日期间,杨某多次帮助诈骗团伙转移资金达20余万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杨某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九江市公安局八里湖新区分局刑事拘留,该案正在进一步深挖中。
近日,瑞昌市公安局在调查中发现,瑞昌一男子张某的一张中国银行卡涉嫌诈骗,随即对张某的银行卡调查取证并联系到张某。张某自觉问题严重,于8月5日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据张某交代,他因无业在家没有收入,想找点路子赚钱,张某的朋友张某文便让其出售银行卡进行“跑分”赚钱,随后还介绍张某认识了田某。
田某知道张某缺钱,便提出让张某提供银行卡帮忙转账,并承诺张某每转账5万元可以拿800元好处费。面对金钱的诱惑,张某开始为田某“打工”赚钱,从2021年6月起,张某利用自己的银行卡先后转账20余万元,共非法获利1500元。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什么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刑法修正案(九)》增设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针对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行为独立入罪。
买卖银行卡有何危害?
1、个人信息的泄露。 不法分子通过网站、聊天软件等渠道发布高价收购银行卡的消息,诱导持卡人出售自己弃用的银行卡,并且要求登记个人信息。如果因为贪图小便宜出售自己名下的银行卡,不法份子会利用您的个人信息向您身边的好友实施诈骗。
2、为不法分子提供便利 银行卡的出售为洗钱、行贿受贿、偷税漏税等非法活动提供了机会。不法分子将得来的财产迅速转移到买来的多个银行卡中,加大了警方侦破、追赃的难度。一经发现持卡人涉嫌出售银行卡为不法分子提供便利,将承担连带法律责任。
3、面临个人财产司法冻结 不法分子利用买来的银行卡进行犯罪活动,最终将会追溯到核心账户,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通知》,您如果名下有一张银行卡账户涉嫌电信诈骗,那么以您个人名义办理的所有银行卡账户将会被冻结。并且这会严重影响个人信用,而个人信用的好坏直接影响授信额度,贷款的难易程度。征信不良期间将对您生活各个方面造成影响,比如求职、贷款买房、申请银行卡等都将面临很多限制。
千万不要为了蝇头小利,将自己的银行卡卖给他人,也不要将自己的银行卡出租外借,小心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
近日,一场由淘宝闪购引发、多个平台参与的外卖“补贴大战”在社交网络刷屏。京东、美团等平台先后上线大额优惠券,不少网友晒出“一杯奶茶到手不到3元”“一顿大餐只花6块”的“战果”。但是,连日来上游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在流量与热搜的背后,也有不少参与者在默默承受着这场“狂欢”带来的代价。
8月底,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小天鹅东山专卖店”在直播销售洗衣机过程中,电商运营人员误将全店洗衣机产品标价设置为成本价的4~5折,导致开售20分钟左右该店洗衣机被拍下近4万单,下单金额近4000万元,涉及货值7000余万元,店铺损失高达3000万元。
四川大凉山血色彩礼:36.8万元,两条人命!如果不是跟全村“兜钱”,阿根日轨的父亲就凑不齐36.8万元彩礼。按照彝族古谚,为儿娶妻是父母一生中最大的责任。
昨天,9月11日,此前因“中科院博士被骗至缅甸事件”引发关注的当事人发文:我已于9月5日返回国内,因配合调查和个人生病不适的原因,一直未能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