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成立胃食管功能性疾病专病联盟 聚焦最熟悉的“陌生病”
3月13日,胃食管反流病及食管裂孔疝发病率高,并随生活方式的改变呈上升趋势,但其漏诊误诊率高,临床诊疗亟待规范统一。湖南胃食管功能性疾病专病联盟13日在长沙成立,39家医疗机构将共同推动建立全省和区域内胃食管功能性疾病诊疗标准化、同质化、规范化的医疗模式。
湖南成立胃食管功能性疾病专病联盟。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其中食管裂孔疝最常见且最易被忽视,迄今诊疗方式尚未统一。而其主要症状包括反酸、烧心、腹胀、嗓子梗堵等不适,少数患者表现为久治不愈的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微创外科主任何恒正表示,食管裂孔疝在全世界的发病率约为10%至50%,中国发病率较高且呈逐年增加趋势且由于症状的内在主观性,误诊漏诊率较高,可谓最熟悉的“陌生病”。
首届湖南胃食管功能性疾病专病联盟主席单位授牌。
为探索一种精准的管理治疗模式,首届湖南胃食管功能性疾病专病联盟主席单位——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从2019年起破除学科壁垒,以消化内科、微创外科、呼吸内科、胸外科等相关科室为基础,组建了省内第一个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中心。中心以腹腔镜微创技术为切入点,使省内外300余患者通过手术得到了有效救治。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二级调研员、副处长李世忠表示,联盟将在推动相关领域规范诊疗模式、普及诊疗技术、提升临床研究、挖掘大数据价值,建设集防、治、康、管和心理干预为一体的胃食管功能性疾病早诊早治与康复管理中心,服务全省乃至周边省份居民,形成真正的区域中心。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王枭冶表示,作为首届主席单位,医院将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平台和资源的优势,深入组织开展全省胃食管功能性疾病基础和临床研究、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等相关工作,推动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实现诊疗服务的规范化、同质化。
据悉,会上还对首批39家成员单位进行了授牌,会后召开了首届潇湘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高峰论坛,湖南省内外相关领域专家授课,分享了最新的理念技术。
近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通报称,63岁男子阮某平涉嫌假冒退役少将、中科院院士等身份非法获利,并多次以虚假身份参加社会活动,目前因涉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被刑拘。经查,所谓“中科院院士阮少平“系伪造,中科院官网院士名单中无此人。
据报道,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的中心已于今天(8月14日)00时30分前后在福建省漳浦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1级(30米/秒,强热带风暴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90百帕。今天5时其中心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境内,就是北纬24.4度、东经115.9度,最大风力有9级(23米/秒,热带风暴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95百帕。
据报道,11号台风杨柳已于8月8日在太平洋深处生成,它是今年以来最苦命也最顽强的台风。这是因为,杨柳的前半生一直面临着强烈的垂直风切变,高空东北风一直试图把杨柳的对流云团剥走,把杨柳切死;但杨柳始终顽强不屈,云团被剥走了就在南边再造,造了剥,剥了再造。
贴秋膘,就今天了!今天,8月7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立秋虽至,但暑热未消,民间常说“秋老虎”发威,此时正是阴阳转换、冷热交替之际,稍不注意,容易罹患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守护身体健康成为养生爱好者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