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蚊子好像少了,是被热死了吗?
今年夏天蚊子好像少了,是被热死了吗?据新华报业网报道,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防制所所长褚宏亮介绍,根据江苏省蚊虫的监测结果,今年3至6月份蚊虫密度整体上比前几年低。
今年夏天蚊子变少了?
此前,#今年的蚊子好像少了#冲上微博热搜第一。以广东省为例,百度指数显示,今年夏天“蚊子”一词的搜索指数峰值仅为907,为近八年来最低。
据新华报业网报道,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防制所所长褚宏亮介绍,根据江苏省蚊虫的监测结果,今年3至6月份蚊虫密度整体上比前几年低。
褚宏亮表示,这主要是因为蚊虫的孳生离不开水体,而近几个月雨水比往年偏少,气温也比较高,使得积水变少了,从而影响了蚊虫数量和活跃度。
所以蚊子并不是直接被“热死”了,而是其繁殖及活跃度受到了限制。不少网友也表示,发现了蚊虫“北上避暑”的情况。
除了蚊子,这个夏天还有蛾蚋、蜱虫
夏天并不是只有蚊子,还有很多奇形怪状的却不知名的虫子。比如下面这些虫子,可能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见过,还被吓得不轻,却说不出它们的名字。
虽然蚊虫经常在人们身边刷存在感,看着心烦,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和这些小飞虫的交集不过是起了几个隔天就消的蚊子包,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随处可见的夏虫不会对人造成伤害。
在2019年时,由伊蚊作为主要传播者的登革热疫情曾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主要出现了美洲地区、亚洲地区,全球的病例数量达到520万例。受到全球疫情影响,在中国的登革热病例数量也超过了2万例,不过大多数登革热病毒感染只会引起轻微疾病,近年来登革热发病造成的死亡数量并不多。
除了登革热,按蚊也传染了另一种影响范围极大的疾病——疟疾。准确地说,疟疾通过受感染的雌性疟蚊(也就是按蚊)传播,在疟蚊叮咬人类时,含有疟原虫的蚊子唾液会进入人类的血液,紧接着疟原虫随着血液移动至肝脏,并在干细胞中发育成熟和繁殖。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每年报告约3000万疟疾病例,但是经过几十年的针对性行动,在2021年,中国终于连续4年没有本土原发感染疟疾病例,获得了世卫组织颁发的国家消除疟疾认证。
同时,有的飞虫虽然不喜欢咬人,但却常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比如在雨后出没的“白蚁大军”满天空乱飞,尤其钟爱啃咬古建筑。在2019年江苏南通对白蚁危害的一项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市内58.1%的古建筑被白蚁危害,9.3%的建筑的白蚁危害等级达到了Ⅲ级。
在现代都市里,对于这些夏季出没的蚊虫的防范手段已经有很多,从早早监测预防、雨水井投药,到各种驱蚊虫的喷剂药物等,让蚊虫的存在感没有这么高,但是当特殊时期里的城市停摆,蚊虫也就张牙舞爪、成群结队地出来了。恐怕在今年的夏天,每个人都不得不与一些自己之前没遇到过的虫子“不期而遇”。
参考资料:
[1]世界卫生组织-《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ngue-and-severe-dengue
[2]新华网-《中国获得消除疟疾认证 我国卫生事业史上又一座里程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7/09/c_1127640509.htm
[3]张文童,杨嘉理,王瑊,荣飞,王文晶,张新平,杨志兰,姚栋昌.江苏省南通市古建筑白蚁危害现状调查[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20,31(02):219-222.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以官员称,特朗普批准以色列袭击卡塔尔首都。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预计,9月7日20时至8日20时,广东中南部、广西东南部有暴雨到大暴雨,其中,广东西南部局地有特大暴雨(250~270毫米);江苏中北部、安徽北部、河南中部、湖北西部、陕西南部、重庆北部和西部、四川盆地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100~120毫米)。
9月份已来到,夏天很快就要过去了!未来三天(9月1日至3日),西北地区受冷空气影响,将现较强降雨和明显降温,凉意显现。不过在南方,虽然今明两天高温范围将继续缩减,但整体仍会十分闷热,并且后天起长江中下游多地将再度出现高温,仍需注意防暑降温。
近日,记者从四川省地灾防治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截至今晨,盆地西南部、西北部和川西高原北部、东部降中到大雨,部分地方暴雨,局部大暴雨,个别点位特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