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疫情最全备药指南?专家:缺乏相关依据
第二波疫情最全备药指南?专家:缺乏相关依据。目前,多地宣布已过新冠第一波感染高峰,但毒株仍在不断变异,不排除未来还会出现新毒株再感染的情况。此外,随着春节的到来,人员流动增加,因毒株不同而再次感染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结合临床特点、个人体质、所处地域等情况具体分析,选择相应的药物。
“第二波疫情临近,最全备药指南来了!小柴胡颗粒、藿香正气水、葛根汤颗粒、清开灵口服液、通宣理肺丸。”最近两天,短视频平台上流传着这样一份“最全备药指南”。
武汉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五病区主任、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中医专家组组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急危重症研究所所长方邦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网络上流传的这份指南缺乏事实依据,民众应谨慎辨别。
方邦江解释,新冠感染中医用药不能一概而论,应结合相应症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医病机病症风寒还是风热、湿热还是风热,都需要具体论证,然后再服用相应药物。目前,第二波疫情并未到来,流行毒株、临床症状等信息都不清楚,在没有针对性的情况下,提前备药的意义不大。
方邦江称,目前,多地宣布已过新冠第一波感染高峰,但毒株仍在不断变异,不排除未来还会出现新毒株再感染的情况。此外,随着春节的到来,人员流动增加,因毒株不同而再次感染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结合临床特点、个人体质、所处地域等情况具体分析,选择相应的药物。
“对于流行病毒,中医讲究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方邦江认为,疫情发展无法未卜先知,尽管未来存在再感染的风险,但民众无需过于恐慌,也不必提前囤积大量药物。针对社交媒体上这些层出不穷的“备药指南”,方邦江也提醒,除了国家官方机构发布的相关指南,其余信息应谨慎判别,不要轻易被误导。
近日,央视新闻引用贵州榕江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消息,6月28日强降雨天气过程已结束,经调度,全县江河湖库汛情平稳。根据《榕江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于6月29日10时00分终止防汛Ⅰ级应急响应,转入常态化防汛工作。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做好应急值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认真抓好汛期隐患排查治理,严格落实“211”“四早”“四个紧急撤离”等防汛工作机制,确保防汛工作落实。
近日,据中国民航局网站消息,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日前,江苏金坛警方公布了一起贩卖“上头电子烟”的新型毒品案件。
伊朗当地时间6月22日凌晨,美军战机轰炸了伊朗三处核设施:伊斯法罕、纳坦兹和福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