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曝光!中国女外交官穿防弹衣组织苏丹撤侨!

导语:

这是一个特殊的夜晚!那就是4月23日晚上!对于在苏丹的中国同胞来说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不仅因为时不时传出的枪炮声,更是由于中国使馆即将组织旅居喀土穆交战区中国公民集体撤离的消息带来的期待与激动。

这是一个特殊的夜晚!那就是4月23日晚上!对于在苏丹的中国同胞来说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不仅因为时不时传出的枪炮声,更是由于中国使馆即将组织旅居喀土穆交战区中国公民集体撤离的消息带来的期待与激动。

中国驻苏丹使馆临时代办张向华参赞已经好几天没合眼了。“最难的是战事持续所带来的信息混乱。要在诸多方案中找到万无一失的撤离路线和目的地,确保每一位中国公民的安全,这是外交部和使馆党委的首要任务。”张向华如是说。24日清晨5时,连续数日协调撤侨计划的张向华拖着疲惫的身体,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猛灌几口水,穿戴上厚重的防弹衣和钢盔,开始了组织撤侨的指挥工作。

《环球时报》记者跟随张向华快步走在使馆门前的土路上,向旁边临时设立的撤离集合点行进。喀土穆的朝阳不那么刺眼,温度也还没有上升,以往5点左右的“起床枪声”竟没有响起。“张参,咱们今天的撤离路线是怎样的?”“抱歉,这个不能说。因为咱们人多目标大,为了保护我们的撤离车队,还是要尽量低调。”他严肃地回答道。

当到达撤离点时,同胞们已排起了长龙。正在现场组织大家的撤侨小组安全负责人、驻苏丹使馆武官丁峰腰间两侧各别了一个步话机,记者见状调侃道,“您这是配了‘双枪’啊!”丁峰笑着解释说:“一个是使馆工作人员联系用,一个则是夫人的专属。倒不是因为家事,是因为我在外面指挥,怕上级联系不到,所以让夫人守着电话,用步话机及时通知我。”

就当大家以为当天的撤侨行动会比较顺利时,意外还是发生了。当地的大巴车司机竟爽约了,有的说在交战区无法赶来,有的则坐地起价,原本预定租用的大巴车最后就来了1辆。使馆党委迅速讨论解决方案,丁峰表示,从安全角度考虑,已经聚集400多同胞,如无法完成撤离,将给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隐患。对此,张向华斩钉截铁地说:“不惜代价,分头联系所有能联系到的企业和大巴司机,必须让同胞尽早撤离。”

“祖国不会放弃任何一位同胞”

等待车辆的过程是最难熬的。这不仅关系到使馆撤侨工作的成败,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同胞们的生命安全。就在组织撤离的当天,使馆周边还能听见枪炮声,甚至还有同胞拍摄到了战斗机向地面发射火箭弹的画面,驾驶着皮卡的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士兵也时不时从撤离同胞队伍前驶过。

“你们能调来几辆车?6辆?那太好了!”使馆经商处参赞郭虎穿着防弹衣,汗流如注。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通电话了,事出突然郭虎不得不反复联系确认调车情况,“一直在协调找车,但是现在临时调用,太难了。”当了解到中石油尼罗河公司可以腾出一些自己撤离车队的大巴车座位,支援使馆撤离同胞时,郭虎迅速与张向华和丁峰进行沟通。使馆工作人员评估,这样,等待撤离的同胞就可全部实现撤离了。“关键时刻还是咱自己的企业靠谱!”郭虎边说边抹了一把额头的汗。

而最让记者感动的,是待撤离同胞们在漫长的等待时间里展现的宽容理解和团结互助。等待撤离队伍的长龙里,有老人和孩子,有中国公民的外籍家属。大家没有一句怨言,井然有序地填写着资料。他们自发为每辆车选出了“车长”,统一对接协调;有志愿者在车窗玻璃上粘贴国旗;也有志愿者为感觉不适的老人、孩子义诊,并送去食物和水;还有志愿者主动用私家车当头车,为撤离车队带路。

在使馆、企业和商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24日到达集合点的中国公民及家属全部成功撤离。“后面还有硬骨头。”张向华说,“因为大部分同胞撤离后,还未撤离的同胞会越来越散居。但祖国不会放弃任何一位同胞。我们一定带大家回家!”

“使馆永远撤在最后”

的确,对于在苏丹使馆留守的中国外交官们来讲,属于他们的战斗远没有结束:有的随车前往撤离中转地;有的仍在与当地人沟通租车事宜;几位女外交官耐心地给每一位未到达撤离点的同胞打电话,告诉他们参加下批次撤离。

24日晚,中国驻埃及、厄立特里亚使馆提醒计划自行撤离赴埃、厄的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形势,加强个人安全防范,在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谨慎决定自行撤离路线。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党中央高度关切、始终牵挂着在苏丹的1000多名中国公民的安危。经各方努力,大部分在苏丹中国公民已分批、有序、安全撤离至苏边境港口或周边邻国,下步将妥善安排。在有危险撤离时,使馆永远撤在最后。毛宁说,到目前为止,中方没有接到中国公民伤亡情况的报告。

(责任编辑:瑞霖)
相关文章
身份造假乱象竟然可以如此荒唐!假院士阮少平为何能活跃这么久?

近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通报称,63岁男子阮某平涉嫌假冒退役少将、中科院院士等身份非法获利,并多次以虚假身份参加社会活动,目前因涉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被刑拘。经查,所谓“中科院院士阮少平“系伪造,中科院官网院士名单中无此人。

805 人浏览过
第11号台风“杨柳”带来大暴雨特大暴雨 中央气象台双预警齐发

据报道,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的中心已于今天(8月14日)00时30分前后在福建省漳浦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1级(30米/秒,强热带风暴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90百帕。今天5时其中心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境内,就是北纬24.4度、东经115.9度,最大风力有9级(23米/秒,热带风暴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95百帕。

2366 人浏览过
南方异常湿热大暴雨启动 台风杨柳南偏对准我国

据报道,11号台风杨柳已于8月8日在太平洋深处生成,它是今年以来最苦命也最顽强的台风。这是因为,杨柳的前半生一直面临着强烈的垂直风切变,高空东北风一直试图把杨柳的对流云团剥走,把杨柳切死;但杨柳始终顽强不屈,云团被剥走了就在南边再造,造了剥,剥了再造。

2950 人浏览过
秋膘怎么贴?三大养生法是谣言,立秋进补“四不吃”!

贴秋膘,就今天了!今天,8月7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立秋虽至,但暑热未消,民间常说“秋老虎”发威,此时正是阴阳转换、冷热交替之际,稍不注意,容易罹患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守护身体健康成为养生爱好者关注的话题。

3140 人浏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