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全球气温可能创新高 世界气象组织发出警告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受温室气体排放和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未来五年全球气温可能创新高。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受温室气体排放和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未来五年全球气温可能创新高。
根据这份名为《全球年际至十年际气候最近通报(2023-2027)》的报告,预计2023至2027年间每年全球近地表平均温度将比1850至1900年(工业化前)平均值高1.1至1.8摄氏度。
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850至1900年平均值高约1.15摄氏度。受即将到来的厄尔尼诺现象影响,2024年全球将出现气温升高。报告预测,2023至2027年这五年内至少有一年会打破2016年创下的高温纪录,这一概率达到98%;未来这五年气温平均值高于过去五年的概率也是98%。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2016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领导编写这项报告的英国气象局专家莱昂·赫曼森说:“预计全球平均气温将继续上升,我们所习惯的气候将离我们越来越远。”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说,“预计未来几个月将出现导致全球变暖的厄尔尼诺现象,这将与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相结合,将全球气温推向未知领域,对健康、食品安全、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我们需要做好准备。”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气候模式,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表面温度变暖有关。它平均每2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至12个月。厄尔尼诺现象会引发各地天气变化,例如通常干旱少雨的地区可能发生洪涝,多雨地区可能出现干旱。
世界气象组织在今年世界气象大会之前发布了这份报告。2023年世界气象大会将于5月22日至6月2日召开,将讨论如何加强天气和气候服务,以支持人类适应气候变化。
近日,央视新闻引用贵州榕江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消息,6月28日强降雨天气过程已结束,经调度,全县江河湖库汛情平稳。根据《榕江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于6月29日10时00分终止防汛Ⅰ级应急响应,转入常态化防汛工作。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做好应急值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认真抓好汛期隐患排查治理,严格落实“211”“四早”“四个紧急撤离”等防汛工作机制,确保防汛工作落实。
近日,据中国民航局网站消息,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日前,江苏金坛警方公布了一起贩卖“上头电子烟”的新型毒品案件。
伊朗当地时间6月22日凌晨,美军战机轰炸了伊朗三处核设施:伊斯法罕、纳坦兹和福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