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领域反腐风暴来袭!A股医药板块震动,哪些公司“销售费用”高?

导语:

显示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公安部、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

一场全国性的医药领域反腐风暴强势来袭,也震动了A股医疗医药上市公司。

7月21日,卫健委网站引用医疗应急司消息:《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显示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公安部、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

7月28日,中纪委网站披露,中纪委国家监委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内容提到“深入开展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

在不断发酵下,A股医药板块受震。8月7日收盘显示,盟科药业(688373.SH)、悦康药业(688658.SH)、翔宇医疗(688626.SH)、欧林生物(688319.SH)等纷纷跌停,健康元(600380.SH)、智翔金泰(688443.SH)、安杰思(688581.SH)、百济神州(688235.SH)、科兴制药(688136.SH)等等也是大跌,位于跌幅榜前列。

如此背景下,压力来到了“销售费用”指标偏高的公司。它们或潜藏反腐风险,或受到监管部门更多的关注。

87家“销售费用”超10亿元

根据万得数据的统计,在医疗保健板块里,去年“销售费用”绝对值上了10亿元的共有87家上市公司。这些企业大多也是医药领域的头部企业。

其中额度最高的属上海医药(601607.SH),去年“销售费用”为142.79亿元。此外,复星医药(600196.SH)有91.71亿元,步长制药(603858.SH)为74.84亿元,恒瑞医药(600276.SH)为73.48亿元,华东医药(000963.SZ)也达到了63.35亿元。

如果看2022年较2021年“销售费用”增幅榜的话,上海谊众(688091.SH)一定排在前列,其2021年的“销售费用”为231.79万元,2022年就变成了8903.09万元,增幅为3740.98%。安旭生物(688075.SH)2021年的“销售费用”为3084.67万元,2022年升为4.94亿元,增幅1500.69%。皓宸医疗(002622.SZ)2021年为2036.73万元,2022年为1.3亿元,增幅538.05%。

还有九安医疗(002432.SZ)、亚虹医药(688176.SH)、迈威生物(688062.SH)、司太立(603520.SH)、奥泰生物(688606.SH)等公司的“销售费用”增幅较大,2022年较2021年增幅均在200%以上。

41家“销售费用”占比过半

再看“销售费用”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根据万得数据的统计,2022年“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50%的共有41家。

靠前的是亚虹医药,比例高达55894.61%,因为亚虹医药的2022年的营业收入只有2.61万元,但“销售费用”达到了1458.59万元。迈威生物2022年的营业收入为2772.82万元,“销售费用”7852.66万元,占比283.2%。盟科药业的占比为171.18%,其“销售费用”8251.85万元,远远超过2022年营业收入4820.67万元。8月7日盟科药业股价出现大跌。

广誉远(600771.SH)和未名医药(002581.SZ)也有上榜。广誉远的“销售费用”达到8.54亿元,占到2022年9.95亿元收入的85.82%。未名医药2022年“销售费用”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也达到了81.91%,其“销售费用”为2.92亿元,收入为3.57亿元。

如果关注“销售费用”占营收比的增长,迈威生物依然靠前,2022年的占比较2021年的占比上升152.32个百分点。同时,龙津药业(002750.SZ)上升了41.82个百分点,诺诚健华(688428.SH)上升了41.52个百分点,荣昌生物(688331.SH)上升了38.64个百分点,甘李药业(603087.SH)上升了35.69个百分点。

此外,2022年“销售费用”占营业总收入比例较2021年的数据上升了20个百分点的公司,至少有10家。

9成“销售费用”是“广告宣传推广费”的公司至少29家

在“销售费用”一栏中,“广告宣传推广费”显得格外惹眼。

根据统计,将已知数据的公司进行排名可以看到,上海医药、复星医药、健康元、科伦药业(002422.SZ)、华润三九(000999.SZ)、太极集团(600129.SH)、济川药业(600566.SH)、丽珠集团(000513.SZ)等排名靠前,绝对值都超过了30亿元。如果放宽点范围,该费用在2022年超过10亿元的上市公司至少有25家。

将2022年的“广告宣传推广费”减去2021年的“广告宣传推广费”,增长较多的是济川药业,从28.64亿元增加到36.24亿元,增加了7.61亿元。上海医药也不甘落后,从2021年的62.04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69.22亿元。津药药业(600488.SH)则增加了6.4亿元,亚宝药业(600351.SH)增加了5.9亿元,江中药业(600750.SH)增加额为4.45亿元。

论“广告宣传推广费”增幅的话,则是上海谊众、津药药业、皓宸医疗、天宇股份(300702.SZ)、康希诺(688185.SH)等排名靠前。

如果将“广告宣传推广费”占“销售费用”比例做一个统计则可以看到,西藏药业(600211.SH)99.09%的“销售费用”都是“广告宣传推广费”,联环药业(600513.SH)98.92%的“销售费用”是“广告宣传推广费”,金城医药(300233.SZ)的比例是98.8%,悦康药业是97.85%,双成药业(002693.SZ)的比例是97.61%,灵康药业(603669.SH)是96.84%,等等。单这个占比在90%以上的公司至少都是29个。

(责任编辑:李元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