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突现10亿只蜉蝣聚集是地震前兆?! 专家:它们在组团“找对象”
近日,网传多段视频,称在湖南汉寿县沅水大桥上,出现了大量的虫子,“如下雪般附着在桥梁上,路上堆了几公分厚。”
近日,网传多段视频,称在湖南汉寿县沅水大桥上,出现了大量的虫子,“如下雪般附着在桥梁上,路上堆了几公分厚。”
记者从视频中看到,空中和桥面都有很多虫,在路灯的照射下,能看到昆虫透明的翅膀。一些车辆停在桥上,也有车辆尝试启动行驶,但是由于打滑而无法前进。有视频拍摄者称,因为桥面飞虫较多,车辆行驶时出现打滑的情况,对交通造成影响,还发生了交通事故。
9月2日,潇湘晨报记者联系了汉寿县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表示:9月1日晚上接到相关报告,相关部门进行了现场处置,9月2日凌晨两点多已经清理完毕,现场交通恢复正常。据新京报从汉寿县卫健局了解到,现场的生物为蜉蝣。蜉蝣对人体无害,大量出现证明沅江水质变好。据大皖新闻报道,预估蜉蝣的数量“至少上10亿只”。
潇湘晨报曾多次报道沅江流域出现大量蜉蝣的情况,2023年9月2日,在益阳沅江市部分地区同样出现了大量的蜉蝣。2022年9月4日晚间,沅江市黄茅洲大桥出现大量蜉蝣。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硕士、湖南省昆虫学会理事、科普自媒体博主刘昆介绍:蜉蝣的稚虫阶段是在水中度过的,水生阶段持续数月甚至超过一年,稚虫以水中草类、藻类等为食。上述新闻中,大家看到的是蜉蝣羽化成虫的阶段,这个阶段只有一到两天,所以蜉蝣有“朝生暮死”的说法,蜉蝣的上述行为主要是为了交配和繁衍,这类现象被称为“婚飞”。蜉蝣、石蛾、石蝇以及双翅目昆虫等,都具有婚飞的习性。昆虫在“婚飞”时,成群结队的雄性昆虫产生信息素或者声音来吸引远方的雌性,大大提高了昆虫找到配偶交配的几率。
潇湘晨报记者发现,每当类似事件发声,互联网上有网友担心是否为地震前兆,刘昆还表示,大量蜉蝣聚集与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没有必然联系,不能解读为自然灾害的征兆。“这类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会发生,人类受限于自己的活动范围,蜉蝣在其他区域的‘婚飞’现象,没有看到而已。”
潇湘晨报记者 曾永红 曹伟
近日,针对“女子在海底捞就餐遭遇左手触电受伤”一事,海底捞方面回应媒体称,3月30日中午10时56分左右,陈女士反馈称在海底捞苏州相城天虹店小料台取用料碗时疑似“触电”。
北京一女士身患重病住院期间,被医院护工强制猥亵。身体的病痛、精神的折磨、经济的重负、家庭的破碎……重重打击让刘女士陷入了绝望的困境。
近期甲流高发,经常会出现发烧症状,很多患者深有体会。那么患者在发烧期间是否可以洗澡呢?
据媒体报道,日本北海道松前镇官员6日说,该镇去年12月下旬出现大量沙丁鱼在沙滩上搁浅死亡的情况,当时恰逢新年假期,政府难以找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