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返乡管理实施方案出台 事关春节返乡人员 请查收!
新乡返乡管理实施方案出台 事关春节返乡人员 请查收!春节临近,人口流动增强,为进一步做好返乡人员管理工作,根据2022年通告第1号要求,结合我市当前实际情况,针对返乡人员管理提出如下要求。
新乡市春节期间返乡人员管理实施方案
近日,国内多地发生本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我省郑州、许昌等地出现了本土聚集性疫情,安阳还出现了奥密克戎感染病例,防控形势非常严峻。春节临近,人口流动增强,为进一步做好返乡人员管理工作,根据2022年通告第1号要求,结合我市当前实际情况,针对返乡人员管理提出如下要求:
一、摸底登记和管理
使用《新乡市返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 对返乡人员进行登记,掌握在外人员返乡情况,并全程、动态跟踪管理。原则上中高风险地区人员不返新,劝其就地过年。
二、分类落实返乡人员管理
所有返乡人员要提前 3天通过 “信息系统”或向所在单位或者村(社区)电话报备,到新时须携带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行程码“绿码”,并根据来源地不同分类管理。如到过多地,评估风险时按风险级别高的进行。管控结束并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时,方可恢复正常活动。
(一)中高风险地区
1、中高风险地区所在乡镇和街道返乡人员:落实“14+7” 措施,即14天集中隔高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
2、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且除上述乡镇或者街道之外返乡人员:落实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3、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返乡人员:落实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和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居家健康监测期问第2天、第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二)暂未划定风险地区
1、公布本土新增感染者但暂时未划定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返乡人员:实行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和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居家健康监测期间第2天、第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2、公布本土新增感染者但暂时未划定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其它县(市、区、旗)返乡人员: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居家健康监测期间第2天、第7天、第14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三)无本土病例地区返乡人员
入新后第一时间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并居家健康监测7天(第2、7天进行核酸检测)。
(四)高风险岗位返乡人员
高风险岗位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确需出行的须满足脱离工作岗位14 天以上,并提前3 天向所在单位报备,入新后第一时间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并居家健康监测7天(第2、7天进行核酸检测)。
高风险岗位人员指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隔高场所工作人员、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入境人员和进口货物的从业人员、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
三、认真做好返乡人员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工作
核酸检测是早期发现感染者并及时采取管控措施的有效途径,各县(市、区)要严格返乡人员核酸检测管理,督促和指导返乡人员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管控期问,特别是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味(嗅)觉减退等可疑症状时,应及时报告。
四、做好防控知识宣传和生活照顾工作
通过微信、短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向返乡人员宣传个人防控知识和相关政策。回家途中要全程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减少因就餐而摘口罩的次数和时问,定期更换口罩。尽量少触碰公共物品,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与人交谈时,要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如在旅途中出现可疑症状,及时联系工作人员。进入公共场所时,做好戴口罩、验码测温、一米线等防控措施。返乡后要配合做好相关管控措施。各县(市、区)还要及时了解返乡人员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给予帮助解决,共同做好防控工作。
五、查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
对返乡人员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查验,未按要求完成免疫接种的人员,应督促其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
六、严格疫情防控责任
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切实做好辖区内返乡人员摸底排查工作,特别是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尤其是安阳、天津等地返乡人员。对排查出的返乡人员严格一对一全程、动态跟踪管理不断线,避免发生本地疫情。返乡人员要积极配合健康排查、健康码查验等疫情防控措施。如刻意隐瞒行程、拒绝接受核酸检测或不配合防控,将依法追究责任。
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中国地震局公开发布《防震减灾基本知识与技能大纲》(简称“防震减灾18条”)。这是全国层面首次编制的防震减灾基本知识与行为技能规范。
近日,针对“女子在海底捞就餐遭遇左手触电受伤”一事,海底捞方面回应媒体称,3月30日中午10时56分左右,陈女士反馈称在海底捞苏州相城天虹店小料台取用料碗时疑似“触电”。
北京一女士身患重病住院期间,被医院护工强制猥亵。身体的病痛、精神的折磨、经济的重负、家庭的破碎……重重打击让刘女士陷入了绝望的困境。
近期甲流高发,经常会出现发烧症状,很多患者深有体会。那么患者在发烧期间是否可以洗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