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河南将在每个省辖市建成1家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
“十四五”期间,河南将在每个省辖市建成1家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为实现“就近享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河南建设5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到2025年,河南力争实现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3.93人。
此前,为了给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创造更好的救治条件,保护群众健康安全,有专家提出,有必要在远离市区的地方,建起一座定点救治医院。
近日,河南省印发“十四五”公共卫生体系和全民健康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从《规划》中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河南将完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加强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每个省辖市建成1家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
完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每个省辖市建成1家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
据了解,2020年疫情期间,我省仅用10天就建成郑州岐伯山医院。去年8月份,疫情再次发生后,岐伯山医院迅速重启,收治郑州市确诊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
从新冠肺炎防控形势看,疫情防控已向常态化防控转变。进入常态化防控,绝不意味着防控措施可以松一松、歇一歇。为防患于未然,《规划》提出,河南将加强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每个省辖市建成1家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每个省辖市选择1家综合医院针对性提升传染病救治能力,对现有独立传染病医院进行基础设施改善和设备升级,实现每个省辖市都有传染病医院或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医院传染病区。县域内依托1家综合实力较强的医院,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对独立的传染病区建设。
同时,建立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预备役”制度,完善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方舱医院等场所储备清单。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卫生应急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健全应急医疗物资紧急生产、政府采购、收储轮换、调剂调用、物流配送保障机制,以及应急物资实物储备、社会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等管理机制,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防护物资、重点救治药品及医疗救治设备储备,确保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随时调用。
为实现“就近享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河南建设5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如何让人民群众就近享有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按照《规划》,我省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在郑州都市圈加快推进心血管、儿童、神经疾病、中医(肿瘤)、呼吸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积极创建肿瘤、中医(骨伤)、中医(脑病)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打造成为国内一流、辐射中部地区的高水平临床诊疗中心、人才培养基地、科研创新平台。
在豫北、豫西、豫东、豫南、豫西南等地区,建设5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培育一批跨区域服务的高水平医院,更好满足省域内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在优势临床专科布局上,围绕心血管、神经疾病、妇产、儿童、癌症、眼科等专业,建设15个省医学中心和60个省区域医疗中心,建成省级一流医学学科,引领区域医学发展。加快105个县域医疗中心提质升级,支持符合条件的医院建设成为三级医疗机构,推动实现“大病不出县”。
到2025年,河南力争实现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3.93人
如何加强医学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提出,建立健全以“5+3”为主体、“3+2”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新一轮基层卫生人才工程,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的优秀人才。大力培养全科、采供血、儿科、精神科、感染控制、病理、老年医学、麻醉、中医、药剂、公共卫生、护理、助产、康复、安宁疗护、医养结合、医院管理等急需紧缺人才。到2025年,力争实现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3.93人。
同时,大力培养和引进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等高层次医学人才,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依托高水平医院组建名医、名师工作室,加强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工作站建设,组建以医学拔尖人才为核心的医学团队。
搭建新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省医学实验室。加强医学科技辅助创新、中医药科技和国际科技合作等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
近日,针对“女子在海底捞就餐遭遇左手触电受伤”一事,海底捞方面回应媒体称,3月30日中午10时56分左右,陈女士反馈称在海底捞苏州相城天虹店小料台取用料碗时疑似“触电”。
北京一女士身患重病住院期间,被医院护工强制猥亵。身体的病痛、精神的折磨、经济的重负、家庭的破碎……重重打击让刘女士陷入了绝望的困境。
近期甲流高发,经常会出现发烧症状,很多患者深有体会。那么患者在发烧期间是否可以洗澡呢?
据媒体报道,日本北海道松前镇官员6日说,该镇去年12月下旬出现大量沙丁鱼在沙滩上搁浅死亡的情况,当时恰逢新年假期,政府难以找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