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贷款 谨防变相“校园贷”

导语:

大学生贷款 谨防变相“校园贷”。记者近日接到热心读者反映,近期互联网平台网剧和一些短视频中有小额信用贷款类广告的身影,他们不仅担心一些大学生会被影响,还担心以往被严厉打击的“校园贷”死灰复燃。

金秋开学季,莘莘学子在社会各方关注中踏入高校校园。当互联网上某些短视频和娱乐节目被插入“无抵押 当天放款”“线上审核 零门槛”等贷款类广告时,业内人士提示大学生谨防变相“校园贷”。同时,本市有关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管的工作也已启动。

警惕变相套现欺诈

记者近日接到热心读者反映,近期互联网平台网剧和一些短视频中有小额信用贷款类广告的身影,他们不仅担心一些大学生会被影响,还担心以往被严厉打击的“校园贷”死灰复燃。

此前的案例中已经发现一些不良“校园贷”是精心策划的陷阱。大学生向非法借贷平台或借贷人提供学生证、身份证,同时提供家属电话或常用联系人,就可借到几千元乃至上万元的现金。此类借贷平台往往在借贷合同中加重借款人义务和责任,设定很高的违约金、逾期利息,并让借款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合同。

本市金融业内人士指出,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变相“校园贷”通过“身份借用”“做兼职代购”等套现欺诈行为,诱骗大学生“被贷款”而欠下巨债。还有一些恶意平台中介以低门槛、高额度为诱饵,诱导大学生在多家不同的平台重复借款,导致巨大的还款负担和坏账风险。

监管发力整治乱象

记者从金融监管部门获悉,本市已经明确属于本地监管的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目前互联网平台上常见的一些知名金融科技公司贷款类广告,其运营方有小额贷款公司背景,属于其公司所在的地方金融监管局监管。此外,监管部门要求发放广告的金融机构必须有合法资质;不在各个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的所谓“贷款机构”或者“助贷机构”发放的金融广告涉嫌违法违规,属于市场监管部门广告严查范围。

令人欣慰的是,针对近期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大学校园为目标,通过诱导性营销、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诱导大学生过度超前消费,导致部分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的现象,银保监等多部门已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公安机关依法加大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中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针对大学生群体以套路贷、高利贷等方式实施的犯罪活动。同时为满足大学生合理的信贷需求,鼓励高校对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有合理需求的大学生畅通正规校园信贷服务渠道。

截至目前,本市多家银行已经深入校园讲解金融知识,上好开学“第一课”。银行员工结合案例,耐心解答学生们提出的疑问,帮助学子们树立理性消费观,提升金融安全意识。

(责任编辑:张奕)
相关文章
正义总会来!缅北白家21人被公诉:致6名中国人死亡、涉案超百亿

缅北白家21人被公诉!据最高人民检察院7月11日消息,近日,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检察院经依法审查,对长期盘踞缅北果敢,依托武装力量,大肆实施主要针对中国境内公民的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的白家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白所成(外文名BAY SAW CHAIN)、白应苍(外文名BAY YIN CHIN)及其他重点涉案人员等21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规定,以涉嫌诈骗罪、开设赌场罪、敲诈勒索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绑架罪及贩卖、制造毒品罪等向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1601 人浏览过
境外黑客入侵校园网络广播被截获 小心声波毒蛊

某市国家安全局的办公室内,一场网络安全保卫战正在打响。“系统告警!境外某不明IP正伪装成普通用户登录我辖区某中学的网络广播系统,企图入侵攻击并篡改播报内容。”干警小李紧盯屏幕前不断涌现变动的数据,皱起眉头。

2075 人浏览过
山东警方侦破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涉案151人、4300余万元

据公安部网安局消息,山东青岛公安网安部门严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侦破一起诱骗高校学生注册网络账号并层层倒卖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并据此发起2次集中收网行动,抓获涉案人员151人,涉案金额4300余万元。

2598 人浏览过
提高警惕!驻意大利使馆提醒在意大利中国公民要谨防电信网络诈骗

最近一段时间,驻意大利使馆接到在意中国公民电话反映,有不法分子假冒使领馆或国内公检法机关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诈骗分子使用技术手段将来电显示伪装成使领馆或国内公安部门号码,谎称当事人涉嫌国内违法犯罪,需赴使领馆领取文件或包裹,并对上当受骗者实施“虚拟绑架”,诱导资金转账。

705 人浏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