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冒充班主任收费!抚州已有多名家长上当
近期开学又有不法分子进入班级群冒充班主任,以各种缴费理由要求家长微信转账缴费实施诈骗,这样的诈骗方式简单快捷,也最容易被诈骗分子利用。
2021年3月1日15时40分许,抚州市金溪县锦绣中学初中某班级群中有一不法人员,冒充班主任在群里发布多条消息,要求家长扫描二维码,支付作业本等费用共计425元,多名家长因此受骗。
这样的案例可不止一起为何家长会纷纷上当让不法分子频频得手呢?
一、骗子咋就混进班级群?
1、不法分子直接在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即可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申请后方可进入。
2、有些学校在家长群的运营安全上较为松懈,班级群QQ号(老师的微信号、QQ号、手机号)直接写在黑板上或对外公开,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3、不法分子获取学生信息后,伪装成学生家长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会备注为“xxx学生父亲/母亲”,由于学生众多,许多老师并不会挨个核实。添加成功后,不法分子会要求老师将其拉入班级群。
4、不法分子在校园门口逗留,与其他家长闲聊、套近乎,获取相关信息后把自己伪装成学生家长,并向家长索要班级群的二维码。由于很多群聊设置并未开启“群主确认”功能,不法分子可直接扫码进群。
二、骗子如何就能冒充班主任?
一旦成为好友或群友即可查看对方的头像、昵称、群备注等信息。骗子下载老师的头像、复制昵称,即可快速创建高仿账号,迷惑性极强。
三、为什么没有被真的班主任发现?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或者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不法分子往往会挑选上课、午休等时间段下手,利用时间差,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
警方提醒
1、添加好友时候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备注信息可作为参考,但不要完全轻信;
2、不随意向他人推送微信群的二维码,并设置相关身份验证,谨防无关人员进入群聊;
3、注意查看可疑人员的微信号ID,高仿号一般会复制头像和昵称,但ID无法频繁修改,可以此核验对方身份。
4、收到“交费”“转账”等信息通知时,可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学生、老师多方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
5、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
据公安部网安局消息,山东青岛公安网安部门严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侦破一起诱骗高校学生注册网络账号并层层倒卖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并据此发起2次集中收网行动,抓获涉案人员151人,涉案金额4300余万元。
最近一段时间,驻意大利使馆接到在意中国公民电话反映,有不法分子假冒使领馆或国内公检法机关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诈骗分子使用技术手段将来电显示伪装成使领馆或国内公安部门号码,谎称当事人涉嫌国内违法犯罪,需赴使领馆领取文件或包裹,并对上当受骗者实施“虚拟绑架”,诱导资金转账。
近日,广州天河公安 发布《警情通报》称,广州某科技公司自助设备的后台系统遭受网络攻击并被上传多份恶意代码。
据快科技5月15日消息,在数字时代,我们的个人信息就像散落的拼图,稍不注意就会被不法分子利用,网警提醒,以下这些习惯正在泄露你的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