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变身“楼栋长”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党员变身“楼栋长”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自4月5日,嫩江社区下沉居住地党员干部担任“第一楼栋长”,进入居民微信群,亮明身份,公开电话开展工作以来,共接到群众咨询、反应问题和寻求帮助109件。
吉林市疫情发生后,千家万户的楼道口成为疫情防控的最前沿阵地。守住“楼道口”,为大家提供蔬菜肉类的代购配送服务,下沉社区的党员干部成为了主力军。
“请各位‘第一楼栋长’及时在微信群关注居民需求信息,做好服务和情绪疏导工作。”这是延安街道嫩江社区“第一书记”王琳在下沉干部微信群中发的日常工作提醒。
4月5日按照吉林市委组织部《关于下沉社区或居家党员干部职工担任“第一楼栋长”的通知》要求,嫩江社区临时党支部第一时间根据下沉干部居住实际,委任21名“第一楼栋长”在居民微信群亮明身份,开展工作。
“您好,我是咱们的‘第一楼栋长’,这是我的电话,您留好,以后家里有什么困难您尽管找我!”吉林市电视台下沉干部曲淼在担任威恩新村B区3号楼“第一楼栋长”后,第一时间逐门逐户的走访了101户居民,对家里有特殊照顾的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建立台账。她对群众承诺“有困难尽管找我”,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步行6公里为居民购买胰岛素等急需药品;因电梯故障,爬楼17层为居民发放蔬菜包、自测盒;情绪疏导,有求必应,曲淼在担任“第一楼栋长”后,共解决居民诉求29件,居民都亲切地称她为“大管家”。
“我就是咱1号楼的‘服务员’!”这是吉林市市政设施管理中心的孙颖在担任威恩新村B区1号楼“第一楼栋长”后对自己的定位。
因为1号楼两个单元都是封控状态,居民的所有诉求都需要楼长和网格员来解决,买菜、送药、核酸检测等都是日常工作,做过腰椎手术的孙颖一层一层楼的跑,一天下来都有些撑不住了,但一想到还有那么多人在等着她、盼着她,她还是咬牙坚持着。她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下沉志愿者,能为居民做点实事我感到很光荣!”
自4月5日,嫩江社区下沉居住地党员干部担任“第一楼栋长”,进入居民微信群,亮明身份,公开电话开展工作以来,共接到群众咨询、反应问题和寻求帮助109件。事项涉及买菜、买肉、买药,房屋漏水、低保政策咨询等多方面问题,“第一楼栋长”们或是自己直接办结,或是通过党小组共同商议解决,或是通过临时党支部集中研讨,第一时间尽最大力量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和难心事,得到了社区居民的支持和认可。辖区居民说,“第一楼栋长”的电话是最快捷最有效的公开电话。
7月28日,在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葡萄园村,强降雨导致村庄大面积被淹,有群众被困。当地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利用铲车协助消防人员使用救援船将被困群众救出,并将他们安全转移至临时安置点。
这次强降雨,来得太猛烈了!截至28日24时,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在密云郎房峪和朱家峪,达到543.4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怀柔东峪,26日22时-26日23时降水95.3毫米。
这个暑期,全国各地,雨水是真够多的。大雨突如其来,降临了华北干旱区。在北京西北部,燕山与太行山的崔巍山势,挡住了南方吹来的暖湿气流,短短两个小时,北京北部的密云区,暴雨预警从蓝色升级到了红色。
上海,一个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厨师,交钱参加短期社会培训,注册一家心理咨询机构,借来两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加入行业协会,便能摇身一变,成为时薪1200元的“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