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制度实现新突破!养老金三支柱市场迎来新机遇
个人养老金制度实现新突破!养老金三支柱市场迎来新机遇。《意见》的出台,对公募基金行业来说也是重要的历史机遇。公募基金早就凭借规范的制度设计和优秀的历史长期业绩,成为我国养老金投资管理的主力军,无论是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还是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亦或是作为战略储备的全国社保基金,公募基金均占据重要分量。
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标志着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逐步落地。《意见》明确,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
《意见》强调,推动发展适合中国国情、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相衔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是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直接关系广大参加人的切身利益。
根据《意见》,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参加人通过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意见》还指出,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的满足不同投资者偏好的金融产品,参加人可自主选择。
《意见》出台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首先,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出台,有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在全国人口中占比18.70%,与2010年相比,这一比例上升了5.44个百分点,我国老龄化的进程正在加速。为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收支难题,出台个人养老金制度,弥补了养老第三支柱的短板,有助于实现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意见》的出台有助于个人积累养老财富储备,解决养老难题。《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明确指出要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从国家战略高度指出养老财富储备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目前,从养老储备来说,我国三个支柱的养老基金规模约13万亿,相对于GDP占比不高,与OECD国家相比,有不小差距。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并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将会有力推动老百姓储备养老金融资产,助力居民在未来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第三,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将居民短期储蓄转化为长期养老资金,有助于稳定资本市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个人养老金实施后,由专业机构投资管理,可以充分发挥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优势,优化投资者结构,增强市场稳定性,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成为资本市场的压舱石。个人养老金的长期投资,可以帮助老百姓更好地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的红利,充分发挥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实现经济发展和养老储备的双赢。
《意见》的出台,对公募基金行业来说也是重要的历史机遇。公募基金早就凭借规范的制度设计和优秀的历史长期业绩,成为我国养老金投资管理的主力军,无论是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还是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亦或是作为战略储备的全国社保基金,公募基金均占据重要分量。未来,在个人养老金投资方面,公募基金应当进一步勇担时代责任,不断强化投研体系建设,加强符合个人养老投资需求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力争在服务国家养老事业上取得更大作为。
7月28日,在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葡萄园村,强降雨导致村庄大面积被淹,有群众被困。当地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利用铲车协助消防人员使用救援船将被困群众救出,并将他们安全转移至临时安置点。
这次强降雨,来得太猛烈了!截至28日24时,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在密云郎房峪和朱家峪,达到543.4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怀柔东峪,26日22时-26日23时降水95.3毫米。
这个暑期,全国各地,雨水是真够多的。大雨突如其来,降临了华北干旱区。在北京西北部,燕山与太行山的崔巍山势,挡住了南方吹来的暖湿气流,短短两个小时,北京北部的密云区,暴雨预警从蓝色升级到了红色。
上海,一个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厨师,交钱参加短期社会培训,注册一家心理咨询机构,借来两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加入行业协会,便能摇身一变,成为时薪1200元的“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