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店36年只收1元不涨价 73岁理发师傅称“为人民服务”
一元钱,可以坐一趟公交,或者投币在游戏厅里玩一次篮球,一元钱竟然能理一次发,这让人觉得怪稀奇。更让人觉得稀奇的是,这“一元理发”的已经坚持36年了,这期间,物价已经不知翻了多少倍,为什么这家理发店就是不涨价呢?博爱县鸿昌街道下期城村的理发师傅王成俭说,这是一种承诺,“为人民服务,永远只收一元钱”。
3月22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位于博爱县鸿昌街道下期城村的“一元理发店”,看到前来理发的顾客络绎不绝,还排了长队。
走进一看,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简陋民房里,两张长凳上坐满了等待理发的村民。只见王成俭熟练地操作各种理发工具,伴随着咔嚓咔嚓的剪刀声、哗啦哗啦的流水声,一双巧手上下挥舞……几分钟后,迎来的便是客人的满面容光。
73岁的王成俭告诉记者,他十几岁时便跟着师傅挑着理发挑子走街串巷为村民们理发,师傅经常教导他:乡里乡亲的都不富裕,咱宁可少挣点,也不能挣昧心钱。在师傅的谆谆教诲下,他一干就是59年。
而这59年来,推刀、剪子、磨石、磨刀布等理发工具也不知换了多少,但他谨遵师傅的教诲,理发的价格从最初的五分、一角、两角、五角一直到1985年的一元就定格下来,至今36年从未涨价。
由于手艺精湛、服务好、价格便宜,方圆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慕名而来,从早上6点一直干到晚上11点,平均每天要接待80人。
“我早上8点就出门了,路上骑车一个小时,来到这人太多,都又等了一个多小时了。”一位来自博爱县月山镇上庄村的张大娘说。
张大叔是博爱县鸿昌街道下期城村的村民,已经来这儿理发30年了。说起王师傅的手艺,他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不管是毛寸、板寸、圆寸,还是平头、分头,到了他那里都是小菜一碟。”
“我从小就在这儿理发,这辈子没有去过其他地方,就相信王师傅的水平。”看到记者采访,68岁的王大爷与记者聊起来。
当被询问一元理发够不够本的时候,王成俭笑着回应说:“差不多顾住了,房子是咱自己的,不用掏房租,水是大队里给的,也不用掏钱,就是用一点电和人工。为人民服务嘛,只要老百姓来的时候舒服、痛快就行。
王成俭不仅在理发店里只收乡亲们一元钱,还坚持上门为残疾人、困难户、孤寡老人义务理发。对此王成俭表示:“对生活困难的人,一元钱也是钱,我少挣一点,他就会省一点,乡亲之间需要互相帮衬。
“我文化水平不高,只是个理发匠,对社会没作啥大贡献,就想出点力,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让乡亲们不出远门就能理个便宜发!”王成俭坚定地说,“只收一元,永不涨价”,等到我干不动了,就把这个接力棒传给我的儿媳妇,让她继续传递下去!
这个夏天太热了,在持续高温的烘烤下,无论在家里还是单位,绝大部分人离不开空调了。空调一开,人是舒适了,但也得注意一些问题。
近日,陕西汉中市19岁的高中生彭宇轩,在高考结束、填报志愿后,在网上找暑假工,之后从汉中去了西安、云南昆明、普洱等地,家属怀疑已被诱骗至缅甸。
央视记者获悉,当地时间6月18日,美国高级官员正在为未来几天对伊朗发动袭击的可能性做准备,但情况仍在演变,可能会发生变化。
以色列当地时间16日,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发布《关于在以中国公民尽快通过陆路边境口岸转道回国或离境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