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疾控中心新址开工建设 将于2025年完工
北京市疾控中心新址开工建设 将于2025年完工。该项目是加强北京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增强公共卫生能力的一项重大举措,为北京重点建设工程。
1月5日上午,北京市疾控中心新址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专业实验室用房面积扩大一倍,新建首都健康教育馆、应急中心、全球健康中心等功能建筑,全面提升服务保障首都市民健康的综合能力。记者获悉,北京今年将动态监测新冠病毒变异、人群感染率等情况。
实验用房面积接近翻番
记者从北京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市疾控中心新址今日(1月5日)开工建设,规划工期939天,将于2025年7月完工。
市疾控中心新址建设项目位于通州区宋庄镇双埠头工业园区,与原址相比,实验用房面积从2.4万平方米增加为4.6万平方米,将近翻了一番。
市疾控中心现有三个办公区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总面积4.66万平方米,新址拟建设总建筑面积12.45万平方米,主要增加了实验用房等核心功能用房面积,健康教育体验中心、菌毒种库、应急物资储备库等业务、保障用房面积,以及按公共设施配建指标增加了人防、车位面积。
新址建成后,实验室检测能力将从现有的1100项增加到1800项,微生物、理化检测量都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显著提升。同时,新址还将建成独立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紧急应对中心、健康教育体验中心、菌毒种保藏中心以及融合科研教学培训的全球健康中心,从健康知识普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健康信息整合以及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提升各项业务能力。
该项目是加强北京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增强公共卫生能力的一项重大举措,为北京重点建设工程。
将监测北京市人群新冠感染率、病毒变异情况
记者获悉,今年,北京市疾控中心将持续开展各类监测,通过多源、多渠道收集和分析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相关数据,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密切关注重点传染病国内外疫情进展情况,加强与教委、民政等相关部门联防联控,加强与周边省份疫情沟通协调,保持信息畅通。
北京市构建了以市民核酸和抗原检测监测、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监测、社区感染水平监测、入境人员核酸检测监测、新冠病毒病原学监测为主,重点机构监测、学生症状监测、污水监测、人口流动监测、互联网搜索大数据监测等其他监测为有效补充的新冠病毒感染综合监测体系,动态监测北京市新冠病毒感染情况和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感染水平变化趋势,掌握入境人员新冠病毒感染水平和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发现境外输入性的新变异株和潜在重要变异株,了解北京市人群感染率、变异株构成及变化趋势。
最近有网络媒体报道,陈女士在上海环球港的主题乐园碰到一件烦心事。她带小朋友来游玩, 却因为小朋友穿鞋超过1.4米,脱鞋不到1.4米, 被认定不满足用儿童票的条件,该乐园主管反问道“难道要让小朋友脱鞋去玩吗”?
7月28日,在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葡萄园村,强降雨导致村庄大面积被淹,有群众被困。当地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利用铲车协助消防人员使用救援船将被困群众救出,并将他们安全转移至临时安置点。
这次强降雨,来得太猛烈了!截至28日24时,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在密云郎房峪和朱家峪,达到543.4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怀柔东峪,26日22时-26日23时降水95.3毫米。
这个暑期,全国各地,雨水是真够多的。大雨突如其来,降临了华北干旱区。在北京西北部,燕山与太行山的崔巍山势,挡住了南方吹来的暖湿气流,短短两个小时,北京北部的密云区,暴雨预警从蓝色升级到了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