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冠研究:味嗅觉出现变化,很可能是病毒入侵神经系统重要标志
上海新冠研究:味嗅觉出现变化,很可能是病毒入侵神经系统重要标志。目前,SARS-CoV-2奥密克戎毒株仍然是全球大流行的主导变种。自新冠大流行以来,味嗅觉障碍已被证明是新冠感染的主要症状。既往研究表明,新冠相关嗅觉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在3.2%到98.3%之间,味觉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在5.6%到62.7%之间,但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间的味嗅觉障碍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尚不清楚。
2月2日,记者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简称上海四院)获悉,1月16日,该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熊利泽、李成医学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国际传染病杂志》发布一项新管研究的最新成果。临床研究发现,在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时期,味嗅觉变化的患病率没有明显下降,但严重程度有所减轻,接种疫苗起到了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味嗅觉出现变化很可能是病毒入侵神经系统的重要标志。该团队的系列研究成果为治疗新冠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危重症新冠的发病机制提出新见解。
目前,SARS-CoV-2奥密克戎毒株仍然是全球大流行的主导变种。自新冠大流行以来,味嗅觉障碍已被证明是新冠感染的主要症状。既往研究表明,新冠相关嗅觉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在3.2%到98.3%之间,味觉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在5.6%到62.7%之间,但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间的味嗅觉障碍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尚不清楚。
为此,上海四院熊利泽、李成医学团队对2022年5月17日至6月16日期间,三所方舱医院收治的SARS-CoV-2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进行观察性研究,分别在两个时间点用味嗅觉调查表和数字视觉模拟量表评价嗅觉和味觉功能。分别有688名和385名受试者完成了两个时间点评估。
结果显示,两个时间点的味嗅觉变化患病率分别为41.3%和42.6%。此外,无论经味嗅觉调查表或嗅觉、味觉视觉模拟量表评估,两组的严重程度分布没有差异。
首发症状为头痛和肌肉疼痛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味嗅觉变化,而患者的首发症状为咳嗽、咽喉不适和发热,以及接种三剂疫苗和尚无症状显示出保护作用,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该研究中,上海四院宋健、景琪、同济大学朱恩照为共同第一作者,该院陶颖娜、李成、熊利泽为共同通讯作者。
最近有网络媒体报道,陈女士在上海环球港的主题乐园碰到一件烦心事。她带小朋友来游玩, 却因为小朋友穿鞋超过1.4米,脱鞋不到1.4米, 被认定不满足用儿童票的条件,该乐园主管反问道“难道要让小朋友脱鞋去玩吗”?
7月28日,在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葡萄园村,强降雨导致村庄大面积被淹,有群众被困。当地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利用铲车协助消防人员使用救援船将被困群众救出,并将他们安全转移至临时安置点。
这次强降雨,来得太猛烈了!截至28日24时,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在密云郎房峪和朱家峪,达到543.4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怀柔东峪,26日22时-26日23时降水95.3毫米。
这个暑期,全国各地,雨水是真够多的。大雨突如其来,降临了华北干旱区。在北京西北部,燕山与太行山的崔巍山势,挡住了南方吹来的暖湿气流,短短两个小时,北京北部的密云区,暴雨预警从蓝色升级到了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