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高”不如“看年龄” 儿童票标准备受争议

导语:

最近有网络媒体报道,陈女士在上海环球港的主题乐园碰到一件烦心事。她带小朋友来游玩, 却因为小朋友穿鞋超过1.4米,脱鞋不到1.4米, 被认定不满足用儿童票的条件,该乐园主管反问道“难道要让小朋友脱鞋去玩吗”?

最近有网络媒体报道,陈女士在上海环球港的主题乐园碰到一件烦心事。她带小朋友来游玩, 却因为小朋友穿鞋超过1.4米,脱鞋不到1.4米, 被认定不满足用儿童票的条件,该乐园主管反问道“难道要让小朋友脱鞋去玩吗”?

一边是这名小朋友穿鞋超过1.4米,脱鞋不到1.4米,一边是这家乐园规定儿童必须穿鞋测身高,这无疑让儿童票优惠标准陷入了争议,也让儿童友好打了折扣。

近年来,在公共交通、旅游景区、博物馆等场所,儿童票优惠的标准一直争议不断,有的坚持“量身高”,有的提出“年龄兼身高”。虽然各说各词,各说各理,但笔者以为,儿童票“量身高”不如“看年龄”。

众所周知,相关部门在公共交通、旅游景区、博物馆等场所设立儿童免票身高线,这既是公共服务部门优质服务的体现,也是彰显社会对下一代关爱的体现。

但事实上,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如今的儿童生长发育很快,在公共交通、旅游景区、博物馆等地方,“过高”的儿童大有人在。曾听一位家长无奈地相告,她的孩子才8岁,就已经1.5米了,每次坐公交车、游博物馆、逛景点都要买全票了。可见,儿童票“量身高”早已不合时宜,是该更新“标准”了。

笔者以为,判定一名儿童是否达到免票标准,不应只以“身高”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如果仍然以“身高”作为是否免票的唯一标准,那势必会使儿童免票政策大打折扣,一些年龄不大,但个子超高的儿童就会过早地“错过”儿童免票的福利了。这对那些超高儿童来说,显然是既不友好也不公平。

笔者以为,儿童票“看年龄”应是最佳标准。现在人人都有身份证,当儿童外出乘坐公交车、游博物馆、逛景点的时候,只要拿出身份证即可一目了然地知道孩子的实际年龄,是否需要购票也就一清二楚了。同时,这也免去了家长和售票人员的一些不必要的口舌,甚至一些孩子也无需有违诚信而“装矮”了。如此一举多得的好办法,为何不去尝试,甚至推而广之呢?

期待各地公共服务行业不妨走出老观念、老传统、老规定,尽早摒弃“量身高”的老办法,把儿童票从“量身高”转为“看年龄”,从而让更多的适龄儿童真正享受到普惠型的公共服务福利。如此,才能让儿童友好在更多场景“被看见”。(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叶金福)

(责任编辑:瑞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