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少抓捕时间 这位重庆民警发明“神器”助力破案
近日,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奖名单揭晓,重庆市合川区公安局古楼派出所教导员张浩睿获此殊荣。张浩睿不仅是名派出所一线的民警,还是个“发明家”,他的一个全国首创的“小发明”,在警方的破案过程中,解决了“大麻烦”。
一次抓捕行动让他萌生发明想法
在合川区古楼派出所,身高一米八左右,脸上还带着些许书生气的民警张浩睿,是大家都知道的“倔脾气”。
从警10年来,张浩睿先后在巡警、交警、刑侦、派出所等公安一线基层单位工作,对待每一个案子,他都要“一究到底”。
2018年春节,张浩睿与同事在一次抓捕行动中,为了抓捕躲在屋内的嫌疑人,连续蹲守了三天三夜。三天里,张浩睿时刻守在嫌疑人隔壁,即便是实在顶不住,靠墙眯一会,也要竖起一只耳朵,随时准备进入战斗!这样的倔脾气,最终让张浩睿成功实施抓捕,人赃并获。
这场硬仗过后,张浩睿给自己出了个难题:能不能既缩短民警蹲守时间,又做到成功抓捕?
随着经验的积累,张浩睿越发觉得,只要能提前预测抓捕对象的进出门时间,就能大幅减少民警抓捕时的蹲守时间,改革创新的念头在他脑海中生出萌芽。
研究发明“自动阻门器”破案时帮大忙
为了减少抓捕时的蹲守时间,张浩睿试图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张浩睿给自己制定了一张时间规划表,除了正常上班和睡觉时间,其他空暇全部都被学习占据,并且严格按照规划执行。
就这样,张浩睿逐步学习掌握了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感知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并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成功研制出一套进出门信息采集器。这一仪器可通过精准把握犯罪嫌疑人的开门时间,通过传感器向民警发出提醒,掌握嫌疑人的活动规律,确定抓捕时机,就可大幅缩短民警实施抓捕前的蹲守时间。
“采集器解决了掌握犯罪嫌疑人活动规律的问题,但我还需要一件发明,为抓捕行动‘助力’!”基于这样的思考,自动阻门器的发明理念应运而生。它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让犯罪嫌疑人回到活动房间时,无法将房门紧锁,为警方获得证据争取宝贵时间。
先后经历13次设计重来,6次样品迭代和无数次的反复实验,最终瓜熟蒂落,张浩睿硬生生地把一件内行都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从想法变成了现实。
2019年,自动阻门器第一代投入使用,在实际运用中不断进行改良。截至目前,自动阻门器在合川警方近百次抓捕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不少其他地区公安机关也对张浩睿的设计进行借鉴,并运用到实战中。
这个全国首创的自动阻门器,先后荣获2019重庆市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一等奖、2020“智慧公安我先行”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练兵成果比武大赛一等奖等奖项。
伊朗当地时间26日,总台记者从中国驻阿巴斯总领馆获悉,3名中国公民在伊朗南部沙希德拉贾伊港爆炸中轻微擦伤,经治疗后已无大碍。
4月26日(当地时间),伊朗南部阿巴斯港市沙希德拉贾伊港口发生爆炸。路透社报道,伊朗内政部表示,该国南部沙希德拉贾伊港26日发生的爆炸事件,已造成至少14人死亡、750人受伤。
帮邻居抬丧突发疾病去世,这种纠纷,处理起来确实有些棘手。近日,湖南常德桃源县司法局漆河司法所携手漆河法庭,历经数小时不懈努力,成功化解了一起因意外死亡引发的矛盾纠纷。
近日,据印度媒体报道,印控克什米尔地区22日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造成至少25人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