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再建两个引黄灌溉工程 每年可增粮食5.65亿斤
河南再建两个引黄灌溉工程 每年可增粮食5.65亿斤。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的建设将会为上述地区“解渴”,工程已经纳入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2008-2020 年)》。
济源5月27日电,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再建两个引黄灌溉水利工程。5月25日下午,河南“四水同治”集中采访团来到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和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施工现场,看到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河南增产粮食5.65亿斤。
正在建设中的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
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施工3标衬砌段位于焦作市温县境内,1.8公里的渠畔已经硬化结束,明年年底可以实现全部主体工程完工。该工程是国务院第48次常务会议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省委、省政府实施“四水同治”战略首批推进的1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建设涉及洛阳、焦作、新乡3个市的吉利区、孟州市、温县、武陟县、卫辉市、延津县等6县(市、区),总长202.09公里。
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朱留杰介绍,工程通水后将惠及洛阳、焦作、新乡三市的6个县(市、区),每年可引黄河水总量2.13亿立方米,发展灌溉面积31.18万亩,为下游武嘉灌区、人民胜利渠及大功灌区补水面积140.1万亩,每年可增粮食4.1亿斤。
位于济源市内的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也在施工中。小浪底北岸灌区位于小浪底水利枢纽下游的黄河左岸支流沁河与黄河干流汇流三角区,该区域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较好,适宜农作物生长,是河南省重要的粮食产区。但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该地区降水量年内、年际分布不均,遇干旱年农业缺水严重。近年来,小浪底北岸地区的济源市、沁阳市和孟州市等城市迅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的建设将会为上述地区“解渴”,工程已经纳入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2008-2020 年)》。
河南省豫北水利工程管理局局长符运友介绍,工程建成后,将对完善全省水资源配置网络,优化豫北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黄河北岸清水走廊,解决灌区农业灌溉及城乡生活与工业用水需求,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工程年引黄河水量2.39亿立方米,发展灌溉面积51.7万亩,补水面积20万亩,为城镇工业生活供水1.12亿立方米,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55亿斤。
最近有网络媒体报道,陈女士在上海环球港的主题乐园碰到一件烦心事。她带小朋友来游玩, 却因为小朋友穿鞋超过1.4米,脱鞋不到1.4米, 被认定不满足用儿童票的条件,该乐园主管反问道“难道要让小朋友脱鞋去玩吗”?
7月28日,在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葡萄园村,强降雨导致村庄大面积被淹,有群众被困。当地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利用铲车协助消防人员使用救援船将被困群众救出,并将他们安全转移至临时安置点。
这次强降雨,来得太猛烈了!截至28日24时,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在密云郎房峪和朱家峪,达到543.4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怀柔东峪,26日22时-26日23时降水95.3毫米。
这个暑期,全国各地,雨水是真够多的。大雨突如其来,降临了华北干旱区。在北京西北部,燕山与太行山的崔巍山势,挡住了南方吹来的暖湿气流,短短两个小时,北京北部的密云区,暴雨预警从蓝色升级到了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