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自贸区一周年已实施97项改革试点任务
湖南自贸区一周年已实施97项改革试点任务。一年来,湖南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5934家,实际利用外资7.04亿美元;新引进项目270个,总投资额2743.8亿元(人民币,下同);实现外贸进出口1460亿元,占同期该省外贸总额的30%以上。
长沙9月18日电,湖南自贸试验区24日将迎来揭牌一周年。湖南省副省长、省自贸办主任何报翔1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8月底,《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121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实施97项。
9月18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一周年新闻发布会。
这一批制度创新成果中,有10余项改革成果为全国首创,包括进口转关货物内河运费不计入完税价格,国际邮件、国际快件和跨境电商业务集约式发展,药食同源产品进口便利通关,综保区内包装材料循环利用监管,区块链赋能知识产权保护等。
湖南自贸试验区启动建设以来,湖南围绕改革试点任务,制定《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321项具体落实举措,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改革、外贸高质量发展、金融开放创新等方面开展探索实践。
截至8月底,总体方案121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实施97项,实施率80.2%;建设实施方案321项落实举措实施266项,实施率82.9%。
从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程建立“帮代办”机制,到上线湖南自贸试验区“电子地图”,再到启用出口“提前申报”新模式……通过制度创新,湖南自贸区内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只需1个工作日,相关部门数据实现共享,口岸通关货物到港即放,实现“零等待”“抵港直装”。
此外,外籍专家管理和服务“三窗合一、三证合一”、对非易货贸易、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出口、5G赋能提升长江航道等特色创新项目正加快推进。
何报翔表示,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湖南自贸试验区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创新活力持续迸发,营商环境明显改善,改革红利逐步释放。
一年来,湖南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5934家,实际利用外资7.04亿美元;新引进项目270个,总投资额2743.8亿元(人民币,下同);实现外贸进出口1460亿元,占同期该省外贸总额的30%以上。
何报翔介绍,下一步,湖南将继续全力打造制度创新制高点、高端要素聚集区、对外开放高地,着力探索湖南自贸试验区“一产业、一园区、一走廊”等创新型经验。
最近有网络媒体报道,陈女士在上海环球港的主题乐园碰到一件烦心事。她带小朋友来游玩, 却因为小朋友穿鞋超过1.4米,脱鞋不到1.4米, 被认定不满足用儿童票的条件,该乐园主管反问道“难道要让小朋友脱鞋去玩吗”?
7月28日,在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葡萄园村,强降雨导致村庄大面积被淹,有群众被困。当地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利用铲车协助消防人员使用救援船将被困群众救出,并将他们安全转移至临时安置点。
这次强降雨,来得太猛烈了!截至28日24时,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在密云郎房峪和朱家峪,达到543.4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怀柔东峪,26日22时-26日23时降水95.3毫米。
这个暑期,全国各地,雨水是真够多的。大雨突如其来,降临了华北干旱区。在北京西北部,燕山与太行山的崔巍山势,挡住了南方吹来的暖湿气流,短短两个小时,北京北部的密云区,暴雨预警从蓝色升级到了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