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生态绿心保护标志设置规划及智能化改造”项目全面完成
长株潭“生态绿心保护标志设置规划及智能化改造”项目全面完成。目前,所有标志都已安装智能定位预警装置,并接入省第二测绘院开发的长株潭生态绿心保护标志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对接绿心地区“天眼”监控,实现了导航追踪和实时监测,可自动上报自身位置。
10月13日讯,省第二测绘院承担的“生态绿心保护标志设置规划及智能化改造”项目全面完成,共设置保护标志1031个,其中两面立柱19个、界牌124个、界桩888个,并接入智能管理系统,对接“天眼”进行实时监测,促进长株潭生态绿心保护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管理。
据悉,为落实绿心保护条例,按照省长株潭一体化事务中心(原省两型社会建设服务中心)下发的《长株潭生态绿心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保护标志的建议》文件要求,自2020年6月起,省第二测绘院以地理信息技术、卫星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手段为依托,通过外业摸底调查、内业规划设置、外业勘察定标、保护标志智能化改造、管理系统研发、管理制度编制等工作环节,在长株潭绿心地区的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开展绿心保护标志设置工作。目前,所有标志都已安装智能定位预警装置,并接入省第二测绘院开发的长株潭生态绿心保护标志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对接绿心地区“天眼”监控,实现了导航追踪和实时监测,可自动上报自身位置。
绿心保护标志智能管理系统融合了卫星遥感、物联网传输等多项先进技术,是国内多维智能标志的首创,同时绿心保护标志给其它行业领域,如不可移动文物、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和自然保护区等标志设置提供了借鉴案例。
最近有网络媒体报道,陈女士在上海环球港的主题乐园碰到一件烦心事。她带小朋友来游玩, 却因为小朋友穿鞋超过1.4米,脱鞋不到1.4米, 被认定不满足用儿童票的条件,该乐园主管反问道“难道要让小朋友脱鞋去玩吗”?
7月28日,在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葡萄园村,强降雨导致村庄大面积被淹,有群众被困。当地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利用铲车协助消防人员使用救援船将被困群众救出,并将他们安全转移至临时安置点。
这次强降雨,来得太猛烈了!截至28日24时,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在密云郎房峪和朱家峪,达到543.4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怀柔东峪,26日22时-26日23时降水95.3毫米。
这个暑期,全国各地,雨水是真够多的。大雨突如其来,降临了华北干旱区。在北京西北部,燕山与太行山的崔巍山势,挡住了南方吹来的暖湿气流,短短两个小时,北京北部的密云区,暴雨预警从蓝色升级到了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