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5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辽宁省25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在11个主持项目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研发团队包括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金属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和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我省共有25个项目获奖,其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纳米限域催化”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我省获奖的25个项目中,主持项目11项,参与项目14项。在11个主持项目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研发团队包括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金属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和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纳米限域催化”成果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据了解,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团队经过20多年潜心研究和实践,借助纳米尺度的空间限域效应对体系电子能态进行调变,实现了催化性能的精准调控,为精准调控化学反应性能和反应路径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顾诵芬院士,曾在辽宁工作多年。1956年沈阳飞机设计室成立,顾诵芬任气动组组长。1961年至1986年,他先后任航空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所长兼总设计师,任歼8、歼8Ⅱ飞机总设计师。
最近有网络媒体报道,陈女士在上海环球港的主题乐园碰到一件烦心事。她带小朋友来游玩, 却因为小朋友穿鞋超过1.4米,脱鞋不到1.4米, 被认定不满足用儿童票的条件,该乐园主管反问道“难道要让小朋友脱鞋去玩吗”?
7月28日,在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葡萄园村,强降雨导致村庄大面积被淹,有群众被困。当地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利用铲车协助消防人员使用救援船将被困群众救出,并将他们安全转移至临时安置点。
这次强降雨,来得太猛烈了!截至28日24时,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在密云郎房峪和朱家峪,达到543.4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怀柔东峪,26日22时-26日23时降水95.3毫米。
这个暑期,全国各地,雨水是真够多的。大雨突如其来,降临了华北干旱区。在北京西北部,燕山与太行山的崔巍山势,挡住了南方吹来的暖湿气流,短短两个小时,北京北部的密云区,暴雨预警从蓝色升级到了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