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破解林业生产经营所需工程设施占用林地审批难题
海口破解林业生产经营所需工程设施占用林地审批难题。据了解,自“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开展以来,海口市林业局多措并举,从林业企业、林农的角度出发,将原有的主要针对大型林业企业、国营林场的受理范围,拓宽到林业企业、林农个体,申请材料也从10项精简到4项,审批时限从20个工作日缩短到3个工作日,办理环节缩减到4个。
11月4日,记者从海口市林业局获悉,在海口市林业局的指导下,琼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作为业主单位,将海口杜博花卉专业合作社成员在内的39户林农打包为一个项目成功办理了审批手续。苗圃里的47处管护用房及7条配套道路获得了保障,为林农节省了将近40万元的费用。
据海口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林业生产中必要的配套设施,按以往直接为林业生产经营服务工程设施占用林地的审批办法,无法取得合法合规的占林手续,只能通过办理临时或永久使用林地手续,否则将面临行政处罚及拆除的处境。在过去近5年的时间里,海口市林业局仅审批通过1个项目。
海口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我们结合‘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要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向深入,以优化‘为林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工程设施占用林地’审批事项为例,注重从制度层面分析研究,抓共性原因,系统解决了林业生产经营所需工程设施占用林地审批难题。通过梳理发现,以前审批受理范围仅限定为大型的林业企业、国营林场,个体林农和小企业基本只能申请办理临时使用林地手续,不仅流程繁琐,其中仅编制可研报告就需要至少花费6.5万元,就算办理也只有2年使用期限,到期必须重新申请,高昂的费用让林农根本无力承担。再加上受理范围窄、申请材料多、审批流程繁琐,导致林农申办的积极性非常低。”
据了解,自“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开展以来,海口市林业局多措并举,从林业企业、林农的角度出发,将原有的主要针对大型林业企业、国营林场的受理范围,拓宽到林业企业、林农个体,申请材料也从10项精简到4项,审批时限从20个工作日缩短到3个工作日,办理环节缩减到4个。由于取消了林地可研报告且无需缴纳植被恢复费,办理费用大大降低。此外,还制作了材料模板,方便群众填写和办理,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不仅系统破解了林业生产经营所需工程设施占用林地审批难题,为海口林业生产经营从业人员提供了便利,优化了营商环境。同时,结合林长制,完善森林资源管护机制集成创新,从源头防控涉林违法行为产生,形成良性闭环,引导群众合法依规用林,促进海口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经过海口市林业局对政策的大力宣传,仅3个月时间里有22个项目办理了相关手续,是过去5年时间的22倍。
最近有网络媒体报道,陈女士在上海环球港的主题乐园碰到一件烦心事。她带小朋友来游玩, 却因为小朋友穿鞋超过1.4米,脱鞋不到1.4米, 被认定不满足用儿童票的条件,该乐园主管反问道“难道要让小朋友脱鞋去玩吗”?
7月28日,在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葡萄园村,强降雨导致村庄大面积被淹,有群众被困。当地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利用铲车协助消防人员使用救援船将被困群众救出,并将他们安全转移至临时安置点。
这次强降雨,来得太猛烈了!截至28日24时,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在密云郎房峪和朱家峪,达到543.4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怀柔东峪,26日22时-26日23时降水95.3毫米。
这个暑期,全国各地,雨水是真够多的。大雨突如其来,降临了华北干旱区。在北京西北部,燕山与太行山的崔巍山势,挡住了南方吹来的暖湿气流,短短两个小时,北京北部的密云区,暴雨预警从蓝色升级到了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