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征税落地!店家趁涨价前囤货,烟弹价格或翻倍

导语:

电子烟征税落地!店家趁涨价前囤货,烟弹价格或翻倍。烟油企业真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邹阳接受时代财经表示,用于出口的电子烟免征消费税,并享受原来退税13%政策,公司生产的烟油主要用在出口产品上,“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影响”。

图源:pixabay

电子烟消费税开征,产品要涨价了吗?

财政部网站10月25日消息,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近日发布《关于对电子烟征收消费税的公告》(下称《公告》),自2022年11月1日起执行。

《公告》规定,电子烟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纳税。生产(进口)环节的税率为36%,批发环节的税率为11%。

“店主们今天已经加大订货力度,交易平台货品基本都定空了!“电子烟品牌商市场部总监刘旭接受时代财经采访表示,电子烟门店老板们趁着还没涨价,在紧急囤货。

电子烟产业专家郑植对时代财经表示,电子烟消费税主要征税对象是品牌商,品牌商如果要保持此前的利润水平,需要把烟弹价格提高一倍,但消费者不一定买账。

毛利下滑,电子烟价格或上涨

时代财经观察到,此前,电子烟制造商、品牌商等交的是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公告》的执行将彻底改变这种情况。

《公告》第二条显示,电子烟生产环节纳税人,是指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并取得或经许可使用他人电子烟产品注册商标的企业。通过代加工方式生产电子烟的,由持有商标的企业缴纳消费税。

郑植表示,电子烟代工厂,以及烟油、烟碱、配件制造厂商都不是电子烟消费税的征收对象,面向品牌商、批发商的税率分别是36%、11%。

据他的假设和推算,若品牌商以5元价格向代工厂买电子烟,10元卖给代理商,原本毛利是5元,现在要交3.6元的电子烟消费税,毛利会缩减到1.4元。

商场内电子烟销售点 图源:时代财经

他分析称,消费税开始征收后,如果按照原定价格卖,品牌商利润至少下降一半。

“肯定是要涨价的,不涨价,品牌商活不下去。”当前,市场上烟弹单价普遍在30元左右,郑植粗略估算,若要保持原本利润水准,烟弹单价可能要涨到60元左右,即价格翻倍。

时代财经联系了多个电子烟品牌商,有的还不确定是否会涨价,也有的对行业调价幅度预估较为乐观。品牌商刘旭对时代财经表示,消费税开始征收后,市场上电子烟产品均价大约会上涨20%,如果毛利率较高,品牌商也有可能不涨价。

他还透露,电子烟货品已经入各省前置仓的品牌,大概率会上调价格,因为短期内消费税对品牌方是不小的负担,不过暂时还没有调价迹象,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上的定价受相关部门监管、把控。

“还不确定。现在的产品价格本来就比之前水果口味便宜,留出来了加税空间。”电子烟品牌千慕创始人杜颖则对时代财经表示,其暂时不确定公司产品会否涨价。10月1日起,国家正式禁售水果味电子烟,企业纷纷研发烟草风味产品。

郑植还提到《电子烟交易管理细则》,其中规定电子烟企业不能随意调价,应当至少提前三个月公示调价信息。他认为,“现在毕竟是刚刚开始实施阶段,预测一周后大家就能看出来有没有普遍涨价、消费者接不接受。”

上下游利润将压缩,出口企业例外

据时代财经了解,在《公告》发布后,多家电子烟上下游企业紧密召开会议,研究征税政策,包括配件厂商、烟油制造商。

杨平在一家电子烟配件工厂担任高管,他称,电子烟配件单价低,价格压缩空间有限,无法大幅降低给品牌商的报价。在他看来,电子烟消费税可能最终体现在销售价格上,同时,各个环节利润也会被压缩。

“配件供应商不会受到征税政策直接影响,但消费税必然导致电子烟成品销售价格上调、销售压力变大,销量会受到影响,反过来也会影响到配件厂商的销量。” 杨平表示。

郑植坦言,如果消费税成本全部由品牌商消化,后者可能活不下去,上下游企业也会被波及。他认为,未来代工厂、配件供应商等会压缩成本,让利品牌方,以这种形式承担电子烟消费税。

不过,电子烟行业有大量专注出口业务的企业,它们不会受到征税政策影响。《公告》提到,纳税人出口电子烟,适用出口退(免)税政策。

烟油企业真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邹阳接受时代财经表示,用于出口的电子烟免征消费税,并享受原来退税13%政策,公司生产的烟油主要用在出口产品上,“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影响”。

“消费税出台符合预期,属于利好。” 邹阳提到,国家鼓励电子烟企业出口创汇。

美东时间10月25日16时,电子烟品牌悦刻的主体公司雾芯科技的股价为1.14美元/股,大涨14%,盘中最大涨幅15%。北京时间同一天,思摩尔国际收盘涨4.77%,带动Wind港股电子烟指数上涨3.21%。

值得一提的是,郑植注意到,随着《公告》的发布,国内电子烟产业需要的法律法规基本都已完善,还差生产体系规范。以烟油厂为例,质量、生产环境、检测仍需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

(文中刘旭、杨平为化名)

(责任编辑:张奕)
相关文章
返回国内的曾被困缅甸中科院博士谈妙瓦底诈骗模式:与缅北差别巨大

昨天,9月11日,此前因“中科院博士被骗至缅甸事件”引发关注的当事人发文:我已于9月5日返回国内,因配合调查和个人生病不适的原因,一直未能发文。

3100 人浏览过
618购物节来袭 各路零售竞争激烈 消费者能否回归理性

几天后,疯狂的“6·18”就要到来,作为上半年电商行业最重要的大促之日,消费之战的“号角”早已吹响。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了解到,为了抓住消费者,多家电商平台打出“史上投入力度最大6·18”的口号。而面对商家打出的“低价牌”,多数消费者回归理性,不再盲目抢购、囤货。

3105 人浏览过
无证经营、价格欺诈,北京曝光8起医美典型案例

无证经营、价格欺诈,北京曝光8起医美典型案例。2022年9月起,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海关、市税务局、市网信办、市中医局、市药监局、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等11部门开展为期半年的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依法查处了一批医疗美容类违法案件,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促进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914 人浏览过
“转贷”套路再现,小心“赔了夫人又折兵”

“转贷”套路再现,小心“赔了夫人又折兵”。随着经营贷利率不断“卷”出新低,与存量房贷之间的利差逐渐拉大。又有不少中介开始打起了老主意——部分中介开始隐蔽地在银行和个人间“辗转腾挪”,提供消费贷、经营贷转房贷业务。

2392 人浏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