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章、假保单,骗钱不要太容易

导语:

​萝卜章、假保单,骗钱不要太容易。骗子,往往是熟人作案,本身就是熟人或者熟人推荐熟人,要么是找好骗、钱多的老人下手。所以,大家一定要自己绷紧防骗这根弦儿,多给家里的老人念叨念叨。

河北的张某,经熟人介绍认识了卖保险的邢某。

然后通过电话渠道,在邢某那儿买了一份5万元的分红险。

分红险在到期后没有兑现收益,邢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张某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选择了报警。

警察一调查,邢某的家人称,邢某已一年多没有跟家⼈联系了。

反正就是人间蒸发。

再一查,被骗的还不止张某,还有十几个人,也是购买了分红险后不能兑现。

想抓个骗子还不容易。

邢某被抓到以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警察在他的住处,查到了假保险合同、假公章、假房产本及购房合同等伪造材料,还搜查出邢某制作假保险单的模板。

初步统计,邢某靠萝卜章、假保单,一共骗了220多万。

这么多年了,靠萝卜章、假保单这种老套骗术,还能骗到钱,猫妹也是服气。

但你别说,老骗术真管用,时不时的各地就会传来类似的骗局。

就拿今年来说吧,8月份,上海就抓了俩保险骗子。

陈某、袁某是某保险公司的离职员工,离职后两人仍以保险公司员工名义诱骗多位老人购买假保险。

为了获取老年人信任,两人又是带老年人旅游又是送礼品。

别说,这招还真管用,只骗了4个老人就骗到手176万余元。

9月份,某保险公司在官微发布了一个诈骗案例。

张某利用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身份,以到期返回本金并支付高额回报为诱饵,虚构险种,私刻公司印章制作假保险单证,欺骗被害人。

这个骗到的钱更多,竟然骗了2000多万。

其实,总结骗子的套路,不难发现,骗子无非是这“三板斧”:

首先,利用(前)保险代理人身份获取信任;

紧接着,以高额回报作为诱饵,骗人动心;

最终,私刻印章、制作假保单,骗人钱财。

骗子有“三板斧”,咱也有“防骗三部曲”。

做到这三点,基本上骗子也就无从下手了。

首先是,“看”。

现在,保险公司不允许现金交保费,也不许业务员代收保费。

所以,如果是让你直接把钱给他的,或者微信、支付宝转账的,肯定是骗子。

如果是给对方转账,一定要仔细核对收款账户。

通常保险公司都会开设企业账户,账户中会带有“xx保险公司”字样。

如果你发现自己转账的账户名字奇特,出现了跟你买保险的那家保险公司名字对不上的情况,那么千万不能转保费。

其次是,“查”。

业务员的身份,保单的真伪,都可以查。

查询方式有多种,你可以去保险公司的营业柜面,也可以打保险公司的官方客服热线,也可以登录保险公司官网、官微。

不管是假代理人还是假保单,一查一个准儿。

如果代理人收了钱连保单都不给,那铁定是骗子。

不管是线下投保,还是电话投保,或者是网上投保,都有保单,没有实体保单也会发电子保单呢。

最后是,“防”。

骗子利用的往往是我们的贪念。

用高收益、高回报来诱惑我们。

但实际上,保险的收益,真的没多高。

保险公司的投资回报率,摆在哪儿。

就拿2022年前三季度来说吧,总投资收益率简单平均值为6.0%,中位数为5.9%。

保险公司并不是投资回报多高就给客户多少,还要扣除运营成本和自己的收益吧?

傻子才自己掏腰包补贴客户呢。

你觉得保险公司有那么傻吗?

如果保险公司不傻,那拿那么高收益卖给你保险的,就只能是骗子了。

防骗这件事儿,当前还只能靠咱自己。

因为保险公司和代理人是合同制,保险公司对他们也没有啥太强的约束力。

再说,还有好多骗子,根本就不是保险公司的代理人。

所以,保险公司对这件事情,肯定不会投入巨大精力去查、去管的。

更多的,就是发发防骗提示,提醒一下大家不要受骗。

防骗的第一责任人,还是咱自己。

骗子,往往是熟人作案,本身就是熟人或者熟人推荐熟人,要么是找好骗、钱多的老人下手。所以,大家一定要自己绷紧防骗这根弦儿,多给家里的老人念叨念叨。

天上掉的没有馅饼,只有陷阱。

(责任编辑:张奕)
相关文章
安徽一小天鹅网店被薅走7000万:有网友加价转卖订单,当地市场监管局介入

8月底,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小天鹅东山专卖店”在直播销售洗衣机过程中,电商运营人员误将全店洗衣机产品标价设置为成本价的4~5折,导致开售20分钟左右该店洗衣机被拍下近4万单,下单金额近4000万元,涉及货值7000余万元,店铺损失高达3000万元。

2746 人浏览过
四川大凉山血色彩礼:36.8万元,两条人命

四川大凉山血色彩礼:36.8万元,两条人命!如果不是跟全村“兜钱”,阿根日轨的父亲就凑不齐36.8万元彩礼。按照彝族古谚,为儿娶妻是父母一生中最大的责任。

3835 人浏览过
返回国内的曾被困缅甸中科院博士谈妙瓦底诈骗模式:与缅北差别巨大

昨天,9月11日,此前因“中科院博士被骗至缅甸事件”引发关注的当事人发文:我已于9月5日返回国内,因配合调查和个人生病不适的原因,一直未能发文。

5024 人浏览过
618购物节来袭 各路零售竞争激烈 消费者能否回归理性

几天后,疯狂的“6·18”就要到来,作为上半年电商行业最重要的大促之日,消费之战的“号角”早已吹响。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了解到,为了抓住消费者,多家电商平台打出“史上投入力度最大6·18”的口号。而面对商家打出的“低价牌”,多数消费者回归理性,不再盲目抢购、囤货。

4993 人浏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