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高温下的坚守 援沪一线有你!
致敬!高温下的坚守 援沪一线有你!连日来,我省1.4万余名“白衣卫士”奋战在上海核酸采样、检测和方舱医院抗疫一线。在战“疫”中,书写医者情怀与使命担当。
连日来,我省1.4万余名“白衣卫士”奋战在上海核酸采样、检测和方舱医院抗疫一线。在战“疫”中,书写医者情怀与使命担当。
高温下的坚守✦
闻令而动,星夜启程,踏着晨曦而至,披着月光而归。一路颠簸的车程,是 “大白”们的短暂眠乡。4月12日,上海最高温度33度,哪怕汗水浸湿衣衫,双手满是褶皱,大家依旧咬牙坚持。截至4月12日24时,江苏省援沪医疗队应急采样队累计采样1800多万人次。
4月12日,在浦东新区金杨街道,江苏省援沪医疗队员身穿厚厚的防护服,在高温下为居民开展核酸采样。脱下防护服,双手因汗水和消毒液浸泡,已经变得红肿。
开展重点人群“一对一”医疗服务✦
江苏省援沪医疗队江苏省人民医院分队对方舱内患者开展“一对一”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医护人员逐一梳理1200多名患者基本情况,重点关注年龄较大、有基础疾病的高风险人群,对百余名慢性病和60岁以上患者,实行“一对一”专科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从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慢性呼吸疾病等方面,24小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做好健康监测、用药调整、饮食指导、运动处方,全力保障方舱内患者健康。
出舱啦!“大白”送上手绘“康复处方”✦
“苏沪同心,方舱有爱;山高水长,珍重万千”。近日,江苏省援沪医疗队接管的患者陆续“出舱”,队员们与康复者互赠手写祝福语,暖心道别。来自省中医院的医护人员还为每位即将出舱的康复者手绘了实用的“康复处方”,指导大家做好出院后的康复。在一张“康复处方”上,三名“大白”身着防护服比心,一旁还写着:“回家记得喝芪参固表颗粒呦,打打八邪操,增强免疫力!”
战疫伉俪 守“沪”同心✦
在一张采样台上,两位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面屏的采样队员,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其中一位采样队员熟练完成酒精消毒、采集棒准备等工作,另一位采样队员默契地拿起采集棒,完成采样。他们就是来自高邮市中医医院年轻的“双医夫妻”——蒋文良和邓宏博。援沪期间,考虑到夫妻配合更加默契,医疗队经常安排他们并肩作战。我面前是你,你眼里是我;你为我准备,我为你提醒。每次工作前,他们都互相加油打气,反复督促对方做好防护措施。采样时,他们相互配合,全身心投入工作,虽近在咫尺,却难得说上一句话。只有在工作间隙,他们会彼此对视一下,是心疼,更是鼓励。妻子邓宏博说:“看到他在我身边,我心里就踏实。”
刁望岗和姜秋阳是来自扬州江都品冠口腔门诊部的“双医夫妻”,此次援沪已经是他俩第二次携手出征。得知单位组建援沪核酸采样医疗队后,刚刚完成上一轮支援任务的妻子姜秋阳立刻找到丈夫刁望岗,一起向单位主动请战:“请组织放心,我们有规范化培训经历和严格核酸采集操作经验,完全胜任支援需要。”连日来,夫妻俩和队友们顶着凌晨的星光出发,又穿越夜色的笼罩回到驻地。“只要我们在一起,这都不算啥。”
上海市民:“谢谢你们,守护我们”✦
“大白,谢谢你们,守护了我们!”连日来,上海市民们用写信、手绘感谢卡等方式,感谢江苏“大白”们的辛勤付出,情意满满,暖意融融。守护者与被守护者的“双向奔赴”,温暖了这个春天。
医心守“沪”
为了更美的春天
加油
近日,针对“女子在海底捞就餐遭遇左手触电受伤”一事,海底捞方面回应媒体称,3月30日中午10时56分左右,陈女士反馈称在海底捞苏州相城天虹店小料台取用料碗时疑似“触电”。
北京一女士身患重病住院期间,被医院护工强制猥亵。身体的病痛、精神的折磨、经济的重负、家庭的破碎……重重打击让刘女士陷入了绝望的困境。
近期甲流高发,经常会出现发烧症状,很多患者深有体会。那么患者在发烧期间是否可以洗澡呢?
据媒体报道,日本北海道松前镇官员6日说,该镇去年12月下旬出现大量沙丁鱼在沙滩上搁浅死亡的情况,当时恰逢新年假期,政府难以找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