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不动就哭?医生这样说“泪失禁体质“
动不动就哭?医生这样说“泪失禁体质“。在人的大脑中,有一种叫做镜像神经元的细胞,它可以帮助理解别人的行为意图、体验别人的情感。当感受到某种情绪,或者看到别人的一些情绪表达,自己的镜像神经元就会活跃起来,所以“泪失禁”有时也可能是共情能力强的一种表现。只要不是哭到不能自己、茶饭不思,都不用过于担心。
小孩子爱哭稀松平常,但是长大了还爱哭,是矫情还是“怂”了?近日,“泪失禁体质”成为了网络热词,爱哭也是一种病吗?记者进行了采访。
难过了会哭,委屈了会哭,紧张了也会哭……情绪未到,眼泪先流了出来是“泪失禁体质”的一种典型表现。当动不动就容易落泪被归结为一种叫作“泪失禁”的体质,不少网友纷纷表达自己深有同感。不过,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主治医师杨昕告诉记者,所谓“泪失禁”可能更像是一个人的个人特征,与气质类型、神经系统活动特性,以及个人的应对方式、心理韧性有关,但并不属于精神医学上的病理现象。
大部分拥有泪失禁体质的人群都会对自己感到困扰,毕竟还没张口眼泪就淌了下来可并不是件很“酷”的事儿。在杨昕看来,正常情况下无论是笑还是哭,都是人类正常的情绪反应,有其特有的益处。“情绪有帮助个体适应环境、释放信号等功能,情感性流泪在心理上可以释放压力,在生理上还有一些保护机体的作用。”
在人的大脑中,有一种叫做镜像神经元的细胞,它可以帮助理解别人的行为意图、体验别人的情感。当感受到某种情绪,或者看到别人的一些情绪表达,自己的镜像神经元就会活跃起来,所以“泪失禁”有时也可能是共情能力强的一种表现。只要不是哭到不能自己、茶饭不思,都不用过于担心。
那么“泪失禁体质”需要治疗吗?杨昕建议,在准备调节、干预“泪失禁体质”之前,可以先看这样的个人特点是否影响到自己的社会功能,比如工作、学业、人际交往等。有些人在一些情境下时不时会出现“泪失禁”,可平时大部分生活仍旧在不错的状态,可以把它就看作是种个性特点。“可若不受控的落泪已经影响到了工作、学习和生活,建议可以找心理医生评估一下,不严重的人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比如认知行为治疗来改善。而对于严重的人,还需要和医学上心境低落、情感脆弱等精神症状相鉴别,后者常见于抑郁症、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等精神障碍,需要进行专门治疗。”
我们对于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都比较敏感和害怕,“泪失禁体质”大多数时候只是个人特征,并不代表着一个人脆弱和矫情,不要让这样的标签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大的压力和负面影响。而对于一些精神障碍患者,要有更多地关爱和支持,更不能戴着有色眼镜进一步伤害。
近日,针对“女子在海底捞就餐遭遇左手触电受伤”一事,海底捞方面回应媒体称,3月30日中午10时56分左右,陈女士反馈称在海底捞苏州相城天虹店小料台取用料碗时疑似“触电”。
北京一女士身患重病住院期间,被医院护工强制猥亵。身体的病痛、精神的折磨、经济的重负、家庭的破碎……重重打击让刘女士陷入了绝望的困境。
近期甲流高发,经常会出现发烧症状,很多患者深有体会。那么患者在发烧期间是否可以洗澡呢?
据媒体报道,日本北海道松前镇官员6日说,该镇去年12月下旬出现大量沙丁鱼在沙滩上搁浅死亡的情况,当时恰逢新年假期,政府难以找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