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新增2例阳性感染者 在青山湖区、东湖区
南昌市新增2例阳性感染者 在青山湖区、东湖区。停几秒能留永久记忆,扫一“码”可保全“城(程)”平安。专家呼吁广大市民朋友,坚持逢进必扫,不让疫情风险被遗漏,不给疫情防控添盲点。
7月12日,南昌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19场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情况。
据悉,7月11日0时至24时,南昌市新增2例阳性感染者,其中青山湖区1例,东湖区1例。7月11日检出的阳性感染者5胡某和阳性感染者6戴某均为我市通报阳性感染者1王某的密切接触者,2人均已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经专家组诊断,2人均为无症状感染者。过去三天,全市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6例,其中确诊病例2例(青山湖区1例,高新区1例,均为轻型),无症状感染者4例(东湖区1例,青山湖区2例,红谷滩区1例)。所有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在定点医院进行治疗或接受隔离医学观察,目前情况稳定。7月12日凌晨3点左右,阳性感染者6戴某的父母作为戴某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点中被检出阳性,已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进一步诊断。
目前我市已确诊的6例阳性感染者均为省外输入关联病例,属同一传播链条,传播关系清晰,均多次出入酒吧、KTV、烧烤店等场所。此类场所属于室内密闭空间,空气流通不畅,人群密集,流动性很大,一旦有传染源的话,传播风险较高。疫情发生后,经过专家研判评估,我市已于9日将KTV、酒吧、网吧、棋牌室、电子游戏厅、麻将馆、桌游室、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室内密闭场所实行暂停营业,并组织开展区域核酸检测,目的就是及时发现传染源,切断传播链条。
发现初筛阳性感染者后,我市第一时间同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深挖彻查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科学划定中高风险区。截至7月12日8时,共排查到密接2060人,其中在昌1694人,发外市协查366人;密接的密接3638人,其中在昌3490人,发外市协查148人。已排查到在昌人员已按规定实施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截至目前,全市新增高风险区2个,新增中风险区3个;目前全市共划定高风险区8个,中风险区9个。
7月11日,我市按计划在10个县区完成了第二轮较大范围区域核酸筛查,共出动7983名采样人员,设置2278个采样点,共采样420.84万人,结果均为阴性。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按照“快采样、快送样、快检测、快追阳、快流调、快排查、快转运、快隔离、快诊断、快报告”的要求,认真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与病毒赛跑,力争以最短的时间阻击疫情,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请市民朋友遵守《公民防疫行为准则》,充分履行个人“健康第一责任人”职责,不聚集,少聚集,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不带病上班、上课,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须及时就医,第一时间到发热门诊进行排查。诊所不得接诊发热病人,应引导其到发热门诊就诊,并向属地指挥部报告。各餐饮、烧烤店、商超、线下培训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应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查核酸、通风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控制人员数量,避免人员聚集。
市民进入公共场所需扫“场所码”
市民的“健康码”是绿码,为什么进入公共场所还需要扫“场所码”?发布会上,专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专家表示,健康码的作用其实就是类似电子身份证的二维码,是正常出入公共场所的有效凭证。场所码是标识场所相关信息的专有二维码,标识了该场所的位置、名称等基本信息。进入商场、机场、写字楼等公共场所,扫码后会自动记录本人进入该场所的相关信息;扫了“场所码”后,系统会自动跳转到“昌通码”的健康状态信息,不必重复亮码。总的来说,场所码有三大功能:一是可以帮助场所管理者对场所出入人员进行快速登记,核验掌握场所出入人员的健康码状态信息,方便场所管理,相对于手工信息登记来说,可以减少个人敏感信息的传递层级和经手人数;二是可以在局部发生疫情后,通过确诊者、密接者的扫描场所码记录,匹配其他扫描过该场所的场所码,也就是搜索出同时段出现同空间的人,及时辅助开展精准追溯排查,判定其身份,比如密接、次密接、时空伴随者,继而便于实施进一步的管控措施,避免疫情扩散;三是可以辅助部门和行业主管,根据分区域分类统计情况,合理制定或调整场所的管理措施,指导场所开展疫情防控。
停几秒能留永久记忆,扫一“码”可保全“城(程)”平安。专家呼吁广大市民朋友,坚持逢进必扫,不让疫情风险被遗漏,不给疫情防控添盲点。
近日,针对“女子在海底捞就餐遭遇左手触电受伤”一事,海底捞方面回应媒体称,3月30日中午10时56分左右,陈女士反馈称在海底捞苏州相城天虹店小料台取用料碗时疑似“触电”。
北京一女士身患重病住院期间,被医院护工强制猥亵。身体的病痛、精神的折磨、经济的重负、家庭的破碎……重重打击让刘女士陷入了绝望的困境。
近期甲流高发,经常会出现发烧症状,很多患者深有体会。那么患者在发烧期间是否可以洗澡呢?
据媒体报道,日本北海道松前镇官员6日说,该镇去年12月下旬出现大量沙丁鱼在沙滩上搁浅死亡的情况,当时恰逢新年假期,政府难以找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