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郑州已累计实现器官捐献929例
“一个人的器官捐献,可以让一个或者几个患者得到光明,也可以让一个或者几个患者得到重生,也可能会挽救一个或者几个面临破碎的患者家庭,传承大爱 ,延续生命。”在清明节到来之际,3月26日,郑州市红十字会在河南福寿园红十字纪念苑举行2021年郑州市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缅怀纪念活动。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代表、红十字志愿者等100多人相聚于此,共同缅怀逝者。
活动现场,气氛庄严肃穆,伴随着奏起的哀乐,捐献者的亲友们向捐献纪念碑敬献鲜花,在生命树上系挂心愿祝福卡,寄托哀思。
看着纪念碑上爱人的名字,捐献者家属张春香的一番话语,让众人落泪。“ 他希望能够给别人送去光明,也犹如他还在看着这个世界。 在他去世当天我帮他完成了他的心愿,成功捐献了眼角膜。一想到这些,心里也有了一丝慰藉,我仿佛感受到他依然还在和我们呼吸着同样的空气。”
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不仅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更是一座城市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
郑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丁振勇介绍,郑州市开展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以来,一大批感动中原大地模范人物不断涌现。人民警察樊树锋,党员干部王培启、巡防队员阴帅兵、退休职工陈相果……
他们是众多人体器官捐献队伍中的一分子,他们在生命的临终,都选择为他人生命护航,为需要的人群抚慰心灵。他们是平凡人,却都做出了不凡的壮举,展现了生命的价值,传递了人间大爱。
据悉,截至目前,郑州市已登记遗体捐献志愿者800余人,实现器官捐献929例,遗体捐献103例。
过去一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郑州市完成人体器官捐献167例、遗体捐献21例,拯救了500余名器官衰竭终末期患者的生命。
“器官捐献是服务医学发展、传递人间大爱的高尚事业,是逝者生命延续的另一种方式。”郑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丁振勇呼吁,希望全社会携起手来,同心协力,将大爱奉献、传承生命的精神发扬光大。
近日,针对“女子在海底捞就餐遭遇左手触电受伤”一事,海底捞方面回应媒体称,3月30日中午10时56分左右,陈女士反馈称在海底捞苏州相城天虹店小料台取用料碗时疑似“触电”。
北京一女士身患重病住院期间,被医院护工强制猥亵。身体的病痛、精神的折磨、经济的重负、家庭的破碎……重重打击让刘女士陷入了绝望的困境。
近期甲流高发,经常会出现发烧症状,很多患者深有体会。那么患者在发烧期间是否可以洗澡呢?
据媒体报道,日本北海道松前镇官员6日说,该镇去年12月下旬出现大量沙丁鱼在沙滩上搁浅死亡的情况,当时恰逢新年假期,政府难以找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