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可能导致失明?睡眠新研究结果令人吃惊
竟可能导致失明?睡眠新研究结果令人吃惊。报道说,躺下时眼睛承受的压力是青光眼发生的一个关键因素,打鼾或睡眠呼吸暂停所造成的持续缺氧也是致病因素。这会损伤视神经。
11月7日报道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11月2日报道,一项新研究显示,睡眠质量差或可导致失明。
科学家说,睡眠过多或过少以及白天打瞌睡、失眠和打鼾均可增加罹患青光眼的风险。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病,患者连接眼睛和大脑的视神经受损。如果不进行治疗,可能导致完全失明。
这种疾病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到2040年很可能会影响全球约1.12亿人。
研究人员对英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的40.9万人进行了研究。2006至2010年招募的这批人年龄在40至69岁之间,研究详细介绍了他们的睡眠行为。
然后,科学家分析了这些人的睡眠模式信息以及背景信息,例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体重、种族、受教育程度以及居住地。
在对参与者进行了10年半左右的监测后,共发现了8690例青光眼。
青光眼患者往往年纪较大,且多为男性,烟民以及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人比没有这些情况的人更容易患病。
研究发现,睡眠时间过短或过长、失眠、打鼾和经常白天犯困均增加了罹患此类疾病的概率。
睡眠时间在7至9小时以上或以下的人患青光眼的可能性会增加8%,而失眠者患青光眼的可能性会增加12%。
打鼾者患青光眼的概率增加了4%,白天经常打瞌睡的人罹患这一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增加了20%。
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公开》期刊上的这项研究为这些发现找到了大量潜在解释。
报道说,躺下时眼睛承受的压力是青光眼发生的一个关键因素,打鼾或睡眠呼吸暂停所造成的持续缺氧也是致病因素。这会损伤视神经。
失眠也是致病因素。失眠患者的睡眠激素失衡,会影响眼睛。抑郁和焦虑往往与失眠同时发生,也会增加眼内压。
同时研究人员也承认,存在青光眼对睡眠模式产生影响的可能性,而不是相反。
这一发现凸显了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睡眠治疗以及对患有慢性睡眠障碍者进行眼部检查以发现早期迹象的必要性。
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四川大学华西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的教授宋欢说:“就像睡眠行为可以改变一样,这些发现凸显出对青光眼高危人群进行睡眠干预,以及对患有慢性睡眠障碍的人群进行眼科筛查,以帮助预防青光眼的重要性。”
近日,针对“女子在海底捞就餐遭遇左手触电受伤”一事,海底捞方面回应媒体称,3月30日中午10时56分左右,陈女士反馈称在海底捞苏州相城天虹店小料台取用料碗时疑似“触电”。
北京一女士身患重病住院期间,被医院护工强制猥亵。身体的病痛、精神的折磨、经济的重负、家庭的破碎……重重打击让刘女士陷入了绝望的困境。
近期甲流高发,经常会出现发烧症状,很多患者深有体会。那么患者在发烧期间是否可以洗澡呢?
据媒体报道,日本北海道松前镇官员6日说,该镇去年12月下旬出现大量沙丁鱼在沙滩上搁浅死亡的情况,当时恰逢新年假期,政府难以找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