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新友谊商场突然停业 负责人称停业原因为经营困难
近日,有细心的市民发现,位于长春市人民大街与自由大路交会处附近的新友谊商场突然贴出了“商场已停业”的通知,这预示着,矗立在人民大街边上几十年、老长春人心目中的“友谊商店”彻底停业了。
新友谊商场因何会突然停业?停业之后,商场又能做什么项目?4月13日,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记者目击
商场门口贴着“商场已停业”的告示
商场内正在拆除已有装修
13日上午,记者来到了新友谊商场正门口,正门口的旋转门已被锁死,上面贴着“商场已停业”的告示。商场一层门市的牛肉面等几家商铺没有因为商场的停业而关门,它们都在正常营业中。
“商场停业多长时间了?”记者走进一家店铺,询问店铺内的营业员。
“有半个多月了吧!”营业员回答。
“什么原因停业的?停业后打算干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停的业,以后到底做什么,我们也不清楚!”营业员表示。
在新友谊商场北门上也贴着“商场已停业”的告示,但北门敞开着,偶尔有人出入。记者推开门走了进去,发现商场内光线昏暗,楼内狼藉一片,偶尔传来了拆除东西的声响,有工人称,他们正在对商场以前的装修进行拆除。
经营者说
新友谊商场负责人陈女士:因经营困难停业 以后做什么未定
在商场内,记者见到了新友谊商场的负责人陈女士,她正在组织工人对商场内原有的装修进行拆除。对于商场突然停业的原因,陈女士无奈地摇头叹息,“商场一直经营困难,实在经营不下去才选择停业的!”
陈女士表示,他们是民营企业,于2012年接手友谊商店,随后更名为新友谊商场,并对其进行经营。最初,新友谊商场的经营状况还算可以,但后来因为泊车位、经营方面及其他种种原因,商场渐渐举步维艰。
“从1楼到6楼,以前有近百家商户,但随着经营状况逐渐变坏,商户从6楼开始,一点点地在减少,最后只剩下一楼和二楼的商户在经营,到今年3月份,两层仅剩的商户也宣布撤出,新友谊商场因此也不得不停业了!”
对于商场停业后的转项问题,陈女士表示,现在还没有定下来将来做什么,目前首要的任务就是将原有的装修拆除掉,无论以后商场能做什么,都要以干净、体面的形象面对未来的“接盘者”。
“无论商场以后由谁来经营,经营什么,我们都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帮忙解决楼下停车泊位的问题,这可能是以后应该解决的最大的问题,因为没有停车泊位就没有人流和人气儿!”陈女士表示。
老长春人说
土生土长的长春人徐先生:曾经是长春人的购物首选
“得知新友谊商场停业的消息,心里真的不是滋味儿,那里曾经可是长春人的购物首选啊!”市民徐先生表示。
徐先生今年50岁,是土生土长的长春人。在他的记忆中,从记事儿时开始,友谊商店就存在了。那时,父母经常会带着他和妹妹到友谊商店逛一逛,买买东西。很多长春人也会和徐先生家家一样,经常到友谊商店转转。
后来,徐先生考上了友谊商店对面的东北师范大学,来友谊商店的机会就更多了。他不但自己来商店买东西,还会带着同学一起来,那时商店里的东西琳琅满目、货品齐全,购物结束后还能在一楼的门市里吃点儿美食。
“现在想起来,友谊商店真的给老长春人乃至来长春的外地人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回忆,现在就这么黄了,真是有些可惜啊!”徐先生说。
长春新友谊商场的前世今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位于人民大街和自由大路交会处的友谊商场是长春百姓心目中的地标,是长春市区南部引领百货业潮流的集散地。但从2000年开始,友谊商店脱离“国有”身份,从友谊商场变身国商友谊店,后又更名为新友谊,几次蜕变也没能改变其停业的结局。
据了解,2000年,北京一家投资公司把友谊商场整体买下,并在当年转租给国商,更名为国商友谊店;2012年,租约到期,国商百货友谊店迁址卫星广场,北京这家投资公司收回商场自己经营;2013年,商场定位中高端商品,目标群体为周边的企事业白领女性和周边学生的新友谊商场全新亮相,而从2013年到现在,有关新友谊商场的新闻少之又少,直至如今停业消息,“新友谊”才再次见诸报端。
无论长春新友谊商场下一步将如何转项,承载着几代长春人记忆的这座人民大街边上的老建筑将始终牵动着长春百姓的心,让我们祝福它再次蜕变、华丽转身吧!
近日,针对“女子在海底捞就餐遭遇左手触电受伤”一事,海底捞方面回应媒体称,3月30日中午10时56分左右,陈女士反馈称在海底捞苏州相城天虹店小料台取用料碗时疑似“触电”。
北京一女士身患重病住院期间,被医院护工强制猥亵。身体的病痛、精神的折磨、经济的重负、家庭的破碎……重重打击让刘女士陷入了绝望的困境。
近期甲流高发,经常会出现发烧症状,很多患者深有体会。那么患者在发烧期间是否可以洗澡呢?
据媒体报道,日本北海道松前镇官员6日说,该镇去年12月下旬出现大量沙丁鱼在沙滩上搁浅死亡的情况,当时恰逢新年假期,政府难以找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