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核酸检测全记录|郑州全员核酸检测的一夜
郑州核酸检测全记录|郑州全员核酸检测的一夜。检测人员化身“冰甲”勇士,市民凌晨下单送水饺,标本检测量瞬增20倍 “睡一觉”变成“睡一会儿”。
8月1日晚上11点半,正打算关灯睡觉的黄玉祥,又从被窝里探出头,定了一个凌晨一点的闹钟。从他在安徐庄公馆小区的主卧往外探头,就能看到北面停车场涌动的核酸检测队伍。他不想去排队,又担心错过检测采样时间。正犹豫间,看到业主群里消息密集的往外蹦。有人说,检测会通宵持续,这让他原本惴惴不安的心情,得到了舒缓。
郑州,一个1260多万人口的城市,要在两三天的时间内全员核酸检测,城市版图如何覆盖?特殊人群如何兼顾?卫生安全如何保障?全员核酸检测,不仅是郑州城市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也是医护工作者与居民间的一次携手并肩。
检测人员化身“冰甲”勇士
8月2日凌晨1点,被闹铃准时喊醒的黄玉祥,简单洗了一把脸后,就戴好口罩下了楼。出门前,他仔细地捏了一下口罩上端的塑形铁丝,试着呼一口气,天蓝色的口罩微微鼓起。黄玉祥是手游自媒体作者,全网粉丝有十几万,平时就很少出门的他,要去做他的第一次核酸检测采样了。
让他意外的是,即便已经凌晨一点多了,检测点依然排着不长不短的队伍。他一时间有些疑惑:难道大家都和自己想一块去了,都是打算等凌晨人少了再来的?和前面带着马扎的大爷一聊,他才知道,其实现在的队伍还不到下午的五分之一。
“张嘴。”“啊——”检测的过程很快,前后一般不会超过10秒。打算将做核酸的经历写成文章的黄玉祥,并没有观察到过多的细节,他只记得给他做检测的女护士,淡黄色的手套里都是汗水。
浸在汗水里是什么滋味?刚从河南中医学院毕业不久的张娜有了一次切身的感受。她是2019年正式参加工作,“结果工作的第一年就遇见了疫情。”她对于穿防护服的感受可比护士服的感受深多了。“8月1日,我随队到金水区进行核酸检测。好像在下午两点左右的时候,温度特别高。防护服里的温度就更高了。做着做着,我感觉自己两眼有点发昏。”她说,当自己还在努力调整的时候,旁边的同事已经隐隐有了中暑的迹象。
“好在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张寨新村的居民给我们送来了一大堆冰块。”张娜印象中,冰块很大,每个都有十几斤左右。居民们先是把冰块放在了检测人员的身后,又怕起不到降暑的作用,让他们把小腿放上去。而旁边的同事更是被挂了一身的“老冰棍”。
8月2日,凌晨三点,终于结束了现场检测工作的张娜和同事们一起躺在旁边一个小公园的地砖上。用冰块降暑,怎么想到的?她望着一棵轻轻摇曳的枣树想,“能想出这个点子的一定是个人才”。
结果一翻微信群,才知道热心的居民们都是互相“偷师”的。从高新区的欢河社区到航空港区清河办事处……过去的一天一夜,有许多许多的核酸检测点,都被冰块包围着。其中,她那个身上挂满“老冰棍”的同事,还有了“冰甲勇士”的“雅号”。
市民凌晨下单送水饺
“科学大道加气站对面,(给)做核酸的医护人员,放那就行!”8月2日凌晨,在郑州高新区梧桐办事处辖区采样的医护人员,收到热心居民在网上点单送来的外卖水饺。可是此时尚未结束检测工作的姑娘们,并没有去动那份水饺。因为冒然去吃东西,可能就浪费了一身防护服。
当晚,与这群姑娘们一样也陷入纠结之中的,还有航海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任刘春凡。从前一天起,他就凌晨时分和同事们一起到居民楼里敲门。年纪过大的、腿脚不便的,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自行前往采访。于是,核酸检测采访的“上门服务”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凌晨四点的敲门声,抱歉,惊扰了你们。”在总结文字中,他的一位同事感性的写道。
今年65岁的张素娥,就是他们口中其中一个被“惊扰”的人。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到来之前,身有残疾的张素娥就已经起了床并梳洗完毕。“我们刚敲,门就开了。”队员们一时有些愕然。
“我是中学的退休老师,退休前就有每天四五点钟起来晨练的习惯。说是凌晨来打扰,其实我也就比平时早起了半个小时。”张素娥说。“这些年轻人很有礼貌,很好。人老了,不会表达感情,也不知道年轻人需要啥。我就问他们要了他们单位未婚年轻人的电话,现在年纪大了,别的本事没有,帮他们介绍个对象还是可以的!”
与张素娥的“曲线帮忙”不同,郑州古荥镇的村民赵金花就直来直去得多。本地的医护队伍采样时与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以下简称郑州九院)的医护队伍到场支援时,她都跑去了采样点想帮忙。可是自己本身只有初中文化,也没什么医疗知识,医护人员们大都婉拒了她的好意。
不过不甘心的她依然当起了现场的“排队指挥员”。想到当天的情形,赵金花还有点遗憾,她看到郑州九院的一位“妹妹”眼角红得吓人,几次想上前询问,因为现场防疫措施比较严。她试了几次,都没有挪到那个“妹妹”身边。
她后来才知道,那个“妹妹”是护士长王金星——她强忍着结膜炎疼痛,一直工作到了凌晨五点。组里人看到她眼角已经渗血,便强制安排她稍微休息。她却笑了笑:“没事儿,我的结膜炎是核酸采集前得的,不是这两天太累引起的,只是觉得任务接到的太急,没有把药带身上,这两天没抹药才出血的,虽说还有点疼但我这真的不算啥”。
王金星宽慰大家,大家却更心疼了。
标本检测量瞬增20倍 “睡一觉”变成“睡一会儿”
“这是发热门诊的标本,给你放这。这是郑东院区的普通标本,在这!”8月2日上午11:00,身穿“郑医保障”字样工作服的工作人员给转化医学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送来又一批核酸标本。
随着郑州市疫情防控形势骤然严峻,核酸检测的工作量倍增。位于郑州人民医院科研教学中心的转化医学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标本检测量从之前的每天800—1000例,激增到如今的每天两万多例,还要保证检测结果24小时内出具。工作量瞬间增加了20多倍。
“机器一分钟都不停,人员轮番上阵。每人每天只能休息四个小时。”转化医学中心主任宋银森说。这几天他每天接听的电话有几百个,耳朵都是蒙的。
根据工作人员的统计,从7月30日到8月2日,实验室一共检测了5万多例标本。面对十数倍激增的标本量,核酸检测小组开启了超负荷工作模式。实验室一共14台仪器,一分钟不停转。17名人员分成几个小组,形成自己的轮班。检测一旦开始,至少8个小时,实验室的门是不打开的,他们也不出来,否则浪费一身防护服不说,实验室还要重新消毒。这中间,想要透口气、喝口水、去个卫生间,都不可能。
在实验室工作8个小时之后,他们的头发、里面的衣服几乎被汗湿透。有些人出现了缺水、脱水的问题,每个人在进入实验室之前,都要先喝一瓶加了盐的水,防止身体盐分缺失。
实验室有两个值班室作为男女宿舍,里面分别放着一张高低床,总共四个床位,供大家临时休息。正常人是“睡一觉”,他们是“睡一会”。每人每天大概能休息四个小时。
实验室的门每打开一次,就要消一次毒。84消毒液拖地,酒精擦拭所有台面,紫外线空气消毒半小时。这是一次消毒的全部流程。他们必须得小心。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最直接含有病毒,而且是高浓度病毒的标本。
检测的过程,风险重重。标本是不是含有新冠病毒,在结果出来之前,谁都不知道。提取核酸时如有不慎,标本就可能通过溢洒、气溶胶等不同方式对人体造成危害。如果不彻底消杀,风险不可估量。检验人员必须慎之又慎,才能找出其中暗藏的“地雷”,给出确切的结果,同时保护好自身。
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慧芳表示,全员核酸检测是有效排查发现疫情的有力举措和重要手段。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天气炎热、防疫要求……横亘在全员核酸检测道路上的阻碍或许不只一个
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慧芳表示,全员核酸检测是有效排查发现疫情的有力举措和重要手段。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天气炎热、防疫要求……横亘在全员核酸检测道路上的阻碍或许不只一个。但前进的脚步未曾停歇。过去的那个夜晚,是繁忙的,也是“小心翼翼”的。很多郑州市民在夜间排队,很多医护人员在凌晨和衣而睡,他们在梦中呓语或是鼾声四起。早上醒来,身旁的郑州人依然善良坚韧,眼前的郑州城依旧欣欣向荣。
近日,针对“女子在海底捞就餐遭遇左手触电受伤”一事,海底捞方面回应媒体称,3月30日中午10时56分左右,陈女士反馈称在海底捞苏州相城天虹店小料台取用料碗时疑似“触电”。
北京一女士身患重病住院期间,被医院护工强制猥亵。身体的病痛、精神的折磨、经济的重负、家庭的破碎……重重打击让刘女士陷入了绝望的困境。
近期甲流高发,经常会出现发烧症状,很多患者深有体会。那么患者在发烧期间是否可以洗澡呢?
据媒体报道,日本北海道松前镇官员6日说,该镇去年12月下旬出现大量沙丁鱼在沙滩上搁浅死亡的情况,当时恰逢新年假期,政府难以找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