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探访郑州一天时间改造的新冠肺炎定点医院
实地探访郑州一天时间改造的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强化了中西医结合特点,一人一案、一人一策,根据每个病人的病情、体质制定治疗方案。目前感染者整体病情都在好转。
8月5日上午9时30分,很多郑州市民的朋友圈里出现了这样一条内容:“21辆急救车,还有一大排大巴车,浩浩荡荡,这是要干啥……”
其实,这正是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区原有住院病人朝东大街院区的一个转移过程。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工作组专家建议“集中专家、集中患者、集中资源、集中救治”,从8月6日起,郑州所有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及收治的境外输入患者,全部转运至紧急改造后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区(航空港院区)。
去年疫情期间,河南仅用10天建成郑州岐伯山医院;今年,又用1天时间将一所国家三级公立综合医院改造成定点救治医院。
新改造的定点救治医院有哪些变化?近日,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第一时间走进医院,实地探访。
1天时间完成改造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区,位于航空港,紧临京港澳高速和102省道,交通便利,又相对独立,2019年12月30日开诊。
8月7日,记者实地探访时,郑州岐伯山医院原收治的所有患者,以及郑州市、河南省其他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都已转运到这里。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许金生介绍,去年疫情期间,我省仅用10天建成岐伯山医院,此轮疫情发生后,岐伯山医院迅速重启,收治郑州市确诊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进行观察治疗。
随着城区发展,该院周围居民密度逐渐增加。从今年情况看,引发此轮疫情的德尔塔毒株传播力更强,病毒载量更大,为救治感染者创造更好条件,同时更好保护群众健康安全,根据国家院感专家的建议,有必要在远离市区的地方,建起一座定点救治医院。
“改造任务十万火急,但我们每个人全力以赴。”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许金生介绍,医院是8月5日凌晨接到上级通知,要求在一天时间内,将南院区改建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
8月5日凌晨1点,医院连夜召开院办公会,安排部署工作。
凌晨3点50分,现场查看病房、重症监护室等。
之后,国家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赴河南省工作组两名专家对改造方案进行了论证和修改。
5日7时至6日6时,相关施工单位用一天一夜时间紧急完成改造任务。
8月5日,一边工人进场对涉及到的病房进行改造,另一边还要将医院原有的住院病人,除轻症病人出院外,其他病人统一转移到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东大街院区接受治疗。
8月5日上午9时30分,很多郑州市民的朋友圈里出现了这样一条内容:“21辆急救车,还有一大排大巴车,浩浩荡荡,这是要干啥……”
其实,这正是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区原有住院病人朝东大街院区的一个转移过程。
当天共出动了21辆急救车、15辆47座的大巴车,往返于航空港与市区之间。
患者王女士在第一辆转运车上,她说,起初很意外,在医院好好的住院,为啥要转院。后经医务人员解释,才知道因为疫情防控需要,这里要作为新冠肺炎的定点救治医院。“好好配合,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这位67岁的王女士感慨道。
这里配备了最好、最强的专家团队
8月7日,记者现场探访看到,涉及改造的两栋病房楼1号楼、2号楼,分别位于门诊楼两侧。
两栋楼前面的路面,规划有专门的患者通道。
“此次医院改造,最为重视的是院感防控方面,硬件改造上,医院按照“三区两通道”的要求,实现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分开,医护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分开,改建达到接收新冠肺炎患者标准。
另一方面对空调系统进行较大改造,避免空气传播感染。”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许金生介绍,本次改造涉及两栋病房楼,分别是1号楼、2号楼,共16个病区(含2个重症单元),308个房间,最多可以开设床位664张(含重症床位48张)。
许金生介绍,8月6日上午改造完后,郑州岐伯山医院的患者就按照先轻后重,先本地后境外的原则进行转运。每辆转运车都有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陪同转运。
当天晚上,又将郑州市及省级医院患者转移至南院区。
记者探访得知,这里配备了最好、最强的专家团队。
医疗、护理、医技人员来自于郑大一附院和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省中医学院一附院,并有国家级、省级院感、感染科、重症、中医等方面的专家指导。
强化了中西医结合特点,一人一案、一人一策,根据每个病人的病情、体质制定治疗方案。目前感染者整体病情都在好转。
病人所有的生活保障都考虑到了
记者探访得知,这里的保障也很强大给力。
每个病区都安装了移动查房系统、远程会诊系统,保证了临床医生与专家组及时进行沟通交流,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效率。
硬件强大,生活起居方面的保障也同样用心。
这里给每位患者都准备了牙刷、牙膏、毛巾等洗漱用品10件套,并为患者准备了拖鞋、剃须刀、袜子、内衣等生活用品累计近20余件。
记者探访时得知,为了保证和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身体素质,这里制定有营养食谱和菜单。
“每天吃的都不一样,除了营养的饭菜,还搭配的有水果、牛奶等。”一位患者家属向记者表达,他们通过视频电话跟病区里的家人沟通后,对里面的保障很感动和放心。
可以说,病人所有的生活保障都考虑到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区护理部负责人郭珊介绍,医院安排专人做回访工作,做好病人和家属的沟通对接。对于一些老年患者和年龄小的患者,还特别安排照顾。
例如:病区里的老年患者,医护人员会帮助老年人给家属打视频电话;年幼的患者,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家人的陪同照顾等实际问题。
目前,郑州市年龄最小的新冠患者,一位2岁的宝宝也在这里治疗。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目前有家属在医院陪护,医院定时给家属做好核酸检测。
两个目标:感染者全部治愈、医院感染零发生
医院院感防控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这里怎么做的?
许金生介绍,此次国家卫健委专门安排全国知名专家,指导做好医院院感防控工作工作,守住病毒扩散传播的“底线”。
同时,为保障改造后的医院运行中符合传染病医院的防疫要求,医院按照传染病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规范,紧急对医院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从而保证污水达标排放。
安排有工作经验的医废收集人员对院区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集中回收并交由专业公司进行处理。
对换下的被服等交由专业洗涤公司进行高温清洗消毒并进行压力灭菌。
“医院特别重视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在防护服穿脱上进行一对一培训,病房里还安排了专家抽检、感控人员监督等,严格杜绝院感工作存在任何风险和漏洞,坚决防止因为院感防控不力造成的疫情传播。”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区护理部负责人郭珊介绍道。
除了医务人员严格规范。同时,还组织了所有进驻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操作流程。比如病人不得随意外出、随意走动,尽可能避免交叉感染;同时,保安、保洁、食堂人员、维修人员等后勤保障和第三方工作人员也要像医务人员一样培训,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我们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实现感染者全部治愈,二是实现医院感染零发生。”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金生说。
采访后记:
抗疫路上,每个人都是一束微光
说心里话,去探院前,心里也有些害怕。这里毕竟是定点救治医院,目前郑州所有的新冠肺炎患者都转运到了这里。
但因为一直跑医疗线口新闻,去到新闻第一线,也是一种责任。当真正来到这里,我心里有一种很踏实很安全的感觉。
从进门开始,从哪里通过,都有严格区分。
不同的人员按照不同的通道管理。我问了一位门口的保安,他说,后勤保障有28个岗位,每个岗位都有2名保安,每一个岗位都严格规范。同时,他们跟医务人员一样,接受严格的培训,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这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视角。
更别提不分昼夜,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保护我们的白衣天使了。他(她)们是真的战士,勇敢而温暖,简单而纯粹。
他(她)们付出了所有的专业、所有的时间、所有的用心,付出了自己所能付出的所有。
倾尽所有,护佑郑州!
如果说每个人都是一束微光,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力所能及做好防疫,点点微光汇聚,一定会汇聚成太阳一样温暖明亮的光,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相信这场1260万人的战役,一定会早日迎来胜利。郑州,加油!
原标题:《见证“郑州速度”!猛犸新闻记者实地探访一天时间改造的新冠肺炎定点医院》
近日,针对“女子在海底捞就餐遭遇左手触电受伤”一事,海底捞方面回应媒体称,3月30日中午10时56分左右,陈女士反馈称在海底捞苏州相城天虹店小料台取用料碗时疑似“触电”。
北京一女士身患重病住院期间,被医院护工强制猥亵。身体的病痛、精神的折磨、经济的重负、家庭的破碎……重重打击让刘女士陷入了绝望的困境。
近期甲流高发,经常会出现发烧症状,很多患者深有体会。那么患者在发烧期间是否可以洗澡呢?
据媒体报道,日本北海道松前镇官员6日说,该镇去年12月下旬出现大量沙丁鱼在沙滩上搁浅死亡的情况,当时恰逢新年假期,政府难以找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