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应如何安全规范佩戴口罩?这份小贴士请收下
市民应如何安全规范佩戴口罩?这份小贴士请收下,对普通公众以及境外输入和污染传播高风险岗位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三类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提出了新的要求。
8月16日,记者从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联合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版《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对公众戴口罩提出新要求。
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梁士杰介绍,近期在国内发生的多起疫情均是由德尔塔毒株引起的,面对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修订下发了《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和《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2021年8月版)》,对普通公众以及境外输入和污染传播高风险岗位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三类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提出了新的要求。
他表示,建议普通公众,选用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处于人员密集的室外场所,需要佩戴口罩,而此前对室外场所戴口罩则没有明确要求。这次提出来,在室外,如果人群密集的话要求戴口罩。同时,要求居民家庭配备一些高等级防护口罩,在去医疗机构就诊过程中佩戴。
对于其他重点场所岗位人员:境外输入和传播风险较高的岗位人员,要求工作期间全程佩戴颗粒物防护口罩。医疗机构直接接触污染物的医务人员,接触潜在污染物的保洁人员、护工、水暖工等,要求在工作期间全程佩戴颗粒物防护口罩。在医院工作的其他人员,比如保安、导医等,需要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者以上防护级别的口罩。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在工作期间,要求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者防护等级以上的口罩。
口罩的正确使用、储存和清洁是保持其有效性的关键。公众日常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正确佩戴口罩,确保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
二是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三是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
四是需重复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时宜悬挂于清洁、干燥、通风处;
五是戴口罩期间如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
六是外出要携带备用口罩,存放在原包装袋或干净的存放袋中,避免挤压变形,废弃口罩归为其他垃圾处理。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以官员称,特朗普批准以色列袭击卡塔尔首都。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预计,9月7日20时至8日20时,广东中南部、广西东南部有暴雨到大暴雨,其中,广东西南部局地有特大暴雨(250~270毫米);江苏中北部、安徽北部、河南中部、湖北西部、陕西南部、重庆北部和西部、四川盆地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100~120毫米)。
9月份已来到,夏天很快就要过去了!未来三天(9月1日至3日),西北地区受冷空气影响,将现较强降雨和明显降温,凉意显现。不过在南方,虽然今明两天高温范围将继续缩减,但整体仍会十分闷热,并且后天起长江中下游多地将再度出现高温,仍需注意防暑降温。
近日,记者从四川省地灾防治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截至今晨,盆地西南部、西北部和川西高原北部、东部降中到大雨,部分地方暴雨,局部大暴雨,个别点位特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