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我们在医院蹲了12小时,见了三位医生,聊了一个话题
医师节我们在医院蹲了12小时,见了三位医生,聊了一个话题,医生的超能力!不食烟火,不去厕所,不知疲倦,超长待机,行侠仗义,不畏荆棘,却惧情伤。
近半个月来,“德尔塔”的出现让新冠肺炎又狠刷一波存在感。但相比2020年疫情刚刚发生时,慌乱不见了,那些身着白甲的熟悉身影又出现了。医师节来临之际,记者蹲守在湘雅医院12小时,采访了三位呼吸危重症科医生,跟他们聊了聊,医生的超能力!
胡成平正在与同事讨论疑难病例
不食烟火,不去厕所
早上8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与危急重症医学科教授胡成平已经接诊完一个病人。
整个上午,胡成平的诊室共排了41个号,每个病人五分钟,无缝对接都要三个半小时才能看完。
作为专科领域的首席专家,前来求医的患者都是疑难杂症,又怎么可能五分钟搞定?
“看不完怎么办?抓紧时间看!”胡成平说,“今天早上7点到现在,没喝过水,也没去过一趟厕所。”
胡成片结束上午的看诊工作,接受采访时已是中午一点多。
长时间的不吃不喝,不去厕所好像已是医生们从业的标配。
“我看诊从来不上厕所,最后的一天看过80个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重症监护专科主任、副教授李园园说。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重症监护专科主任李园园正在与同事讨论患者病情
“一上午时间不长啊,特殊时期,穿上防护服就是8小时往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敏说,穿上这身衣服,身体就自动调到特殊模式,连大自然的召唤都没了。
“人体的调节能力是非常强大的”,胡成平说,“常年的工作,身体早就习惯了。”
不知疲倦,超长待机
高强度的门诊只是医生全部工作的三分之一。
“一般来说,除了门诊,我们的医生还要做科研,还要承担教学”,而胡成平作为业内权威,还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审核专业论文等等。前不久,“德尔塔”来势汹汹,胡成平作为省级高级专家组组长,第一时间前往张家界、株洲等地。
“早上8点开始工作,白天在医院做临床,晚上给学生开组会,做科研,工作到凌晨是常态”,李敏和李园园给的作息惊人的一致。
朝九晚十一?他们说,7+工作日才是我们的常态。
累吗?她们说,习惯成自然!
行侠仗义,不畏荆棘,却惧情伤
李敏和李园园是同届同学,都师从胡成平。
聊起选科选导师的过程,她们又都给了惊人一致的回答:“03年,SARS爆发,看到吴老师始终站在一线,这就是我心中最完美的医生。”
“从医那么多年,不管是SARS,禽流感,还是新冠,不管是去援非,还是新冠一线,我从来没犹豫过。”胡成平认为这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什么原因都不能作为拒绝的理由。
“他们的生命没有第二次,抢救可能就意味着失败”,常年在ICU工作的李园园常跟科室的医生护士们强调这句话,要求每天行走在生死之间,时刻保持最稳定的情绪,最高度的注意力。
身着白甲,就能刀枪不入?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敏在呼吸内科门诊接诊患者
“2020年2月6日,我看到科室组建国家医疗队支援武汉,我考虑了十分钟,”李敏说起当时的情形,毫不掩饰自己曾经的纠结,“我也有孩子,有家人,如果我有事,他们怎么办?”
“妈妈,我想你,我等你回来!”
女儿的一句鼓励,让李敏有了力量,她去了武汉,但她也有自责:“我可能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妈妈。”
每一个好医生的身后,都是一个强大有爱的家庭,对家人的亏欠,或许就是这些白衣战士们唯一的软肋,三位医生又一次给出了惊人一致的答案。
近日,针对“女子在海底捞就餐遭遇左手触电受伤”一事,海底捞方面回应媒体称,3月30日中午10时56分左右,陈女士反馈称在海底捞苏州相城天虹店小料台取用料碗时疑似“触电”。
北京一女士身患重病住院期间,被医院护工强制猥亵。身体的病痛、精神的折磨、经济的重负、家庭的破碎……重重打击让刘女士陷入了绝望的困境。
近期甲流高发,经常会出现发烧症状,很多患者深有体会。那么患者在发烧期间是否可以洗澡呢?
据媒体报道,日本北海道松前镇官员6日说,该镇去年12月下旬出现大量沙丁鱼在沙滩上搁浅死亡的情况,当时恰逢新年假期,政府难以找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