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 为残疾人解决后顾之忧
医疗保障 为残疾人解决后顾之忧。目前,我省逐步推动康复服务从项目化实施向制度化保障转变。省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我省将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残疾人康复需求相适应的康复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着力增强专业化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康复服务质量,进一步满足残疾人的基本康复服务需求。
“这个世界有点儿苦,我想给你一点儿甜。”10月11日,记者来到陕西省康复医院康复楼内,一行醒目的大字让人倍感温暖。
“我叫常小春,来自榆林,今年49岁,在这里治疗已经一年半了。你看,现在我的手已经可以活动了。”常小春一边说着,一边将左手握成拳,又缓缓打开。他手上戴着的手功能康复训练仪,是医院作业疗法科的一台小仪器。这里还有多种多样功能复杂的辅助康复设备,例如康复机器人、三维步态分析系统等,可以帮助不同等级的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
“除了日常康复训练,我们还要从力量、反应、协调能力等方面对残疾人进行针对性训练,也会根据每个人的恢复状态对训练内容进行调整,让每一个人都能更好地康复。”省康复医院作业疗法科主任杨延辉说。
陕西省康复医院康复楼5层以下是儿童康复科的区域。从音乐小屋到游戏房,孩子们在这里进行治疗的同时,也可以享受童年的乐趣。“孩子2岁半的时候还不会说话。通过两年多的训练,孩子现在的状况越来越好了。”在个别化教育训练室陪孩子进行治疗的一位家长说。
“这类孩子如果及时发现、早早治疗,肯定会恢复得很好。”省康复医院儿童康复科主任医师李红霞告诉记者。
据介绍,五年来,省康复医院完成脑瘫、智障、孤独症、肢体矫治手术、视力低下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共计6285例,康复有效率达90%以上,使60%以上儿童回归普通学校和正常生活,极大地减轻了残疾儿童家庭的负担。
我省残疾人动态更新数据库显示,139.9万持证残疾人中,有康复需求的45.9万人,占32.8%。这几年来,省内越来越多的医院开设了康复科,帮助残疾人进行康复治疗。省康复医院牵头,130余家医疗机构、康复服务机构共同组建陕西省康复医疗集团,成立覆盖全省的跨区域康复专科联盟。
这几年,我省创新开展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以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为重点签约服务对象,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可选择、个性化的精准康复服务。签约服务过程中,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采集、筛查评估转介、选择服务项目、签订服务协议、填写服务记录等,均可在手机上操作,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了极大便利。
精准康复离不开完整的服务网络。“十三五”期间,省残联投资6700多万元,为2910个县级康复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配备基本型康复器材;分类制定《准入标准和服务规范》,全省确定了132家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方便残疾儿童就便接受康复救助。截至10月11日,全省共康复救助残疾儿童1.2万名。
目前,我省逐步推动康复服务从项目化实施向制度化保障转变。省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我省将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残疾人康复需求相适应的康复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着力增强专业化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康复服务质量,进一步满足残疾人的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到2025年,我省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将达到85%以上,残疾人普遍享有安全、有效的基本康复服务。
近日,针对“女子在海底捞就餐遭遇左手触电受伤”一事,海底捞方面回应媒体称,3月30日中午10时56分左右,陈女士反馈称在海底捞苏州相城天虹店小料台取用料碗时疑似“触电”。
北京一女士身患重病住院期间,被医院护工强制猥亵。身体的病痛、精神的折磨、经济的重负、家庭的破碎……重重打击让刘女士陷入了绝望的困境。
近期甲流高发,经常会出现发烧症状,很多患者深有体会。那么患者在发烧期间是否可以洗澡呢?
据媒体报道,日本北海道松前镇官员6日说,该镇去年12月下旬出现大量沙丁鱼在沙滩上搁浅死亡的情况,当时恰逢新年假期,政府难以找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