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男子得知自己是熊猫血后献血71次:能救人是一件好事
湖南男子得知自己是熊猫血后献血71次:能救人是一件好事。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一个健康的成年人,献血不超过自身总血量的13%,对身体没有不良影响。
湖南省洞口县,40岁廖大哥是一位普通农民,在通过6次验血确定自己是熊猫血后,15年来无偿献血71次。
每隔一段时间,廖大哥就去献一次全血或血小板,有时天没亮就从村里出发,到家就已天黑。
廖大哥说:献血能救人,这是一件好事。
得知廖大哥的事迹,网友评论:不仅是熊猫血,还是“熊猫心”。
熊猫血是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提及的血型是指ABO血型系统,决定它的是红细胞表面的抗原。
表面只有A抗原,就是A型血;只有B抗原,就是B型血;既有A抗原又有B抗原,就是AB型;如果二者都没有,那就是O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所发现的人类血型系统有35种,其中还有一种血型的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我们将红细胞表面存在D抗原的血称为Rh阳性血,反之则为Rh阴性血。
在中国,仅有0.3%-0.4%的人是Rh阴性血,因其像大熊猫一样非常稀有,所以又被称为“熊猫血”。
当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在一起,就如同是两个有着世仇的家族相见一般,血液里带有的抗体,会迅速和对方的标记相结合,造成血液的凝集。因此,输血需要血型相合,否则会出大问题。
献血会影响健康么?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一个健康的成年人,献血不超过自身总血量的13%,对身体没有不良影响。
人体内的总血量大约是体重的7%到8%,一个50公斤体重的成年人,全身总的血量大约是3500到4000毫升。我们按照国家献血的标准,200毫升或者400毫升,如果按照400毫升算,也就是10%,大大低于世界卫生组织13%的安全献血标准。
此外,人体循环血量有个缓冲能力,也很强,献血后,肝脾等器官的血液也会及时补充,并恢复循环血容量,不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明显改变,与此同时,肌体也会加快制造新的血液,血液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补充。
近日,针对“女子在海底捞就餐遭遇左手触电受伤”一事,海底捞方面回应媒体称,3月30日中午10时56分左右,陈女士反馈称在海底捞苏州相城天虹店小料台取用料碗时疑似“触电”。
北京一女士身患重病住院期间,被医院护工强制猥亵。身体的病痛、精神的折磨、经济的重负、家庭的破碎……重重打击让刘女士陷入了绝望的困境。
近期甲流高发,经常会出现发烧症状,很多患者深有体会。那么患者在发烧期间是否可以洗澡呢?
据媒体报道,日本北海道松前镇官员6日说,该镇去年12月下旬出现大量沙丁鱼在沙滩上搁浅死亡的情况,当时恰逢新年假期,政府难以找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