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带走335人!赣州警方突查多个营业网点 还将严打…

导语:

3天带走335人!赣州警方突查多个营业网点 还将严打…所谓网络黑灰产,指的是电信诈骗、钓鱼网站、木马病毒、黑客勒索等利用网络开展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

众所周知,手机卡、银行卡、APP,以及支撑通信的各种电子设备,是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关键要素,近期,335人涉“两卡”违法犯罪,被警方依法依规作出相应处理。

为彻底斩断买卖、出租、出借银行卡、手机卡黑灰产业链,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最大限度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遏制电诈类案件多发易发态势,近期,市公安局会同银行系统、三大运营商联合开展“控开卡、打卡商、清内鬼、严管理”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向电信网络诈骗发起了新的一轮猛烈攻势。

7月上旬一次集中统一收网行动,在通讯运营商及银行系统大力支持下,仅3天时间,警方抓获盗用客户手机号码注册、出售虚拟账号等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类案件嫌疑人335人,共立刑事案件101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98人,受理行政案件86起,行政处罚62人,教育训诫12人,涉案金额200余万元。

经查,嫌疑人主要为手机维修店员工、收码人员以及通讯店业务代理人员,他们为客户提供手机相关服务时,在客户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盗用其手机号码接收用于注册、登陆网络虚拟账号的验证码,然后以4-20元不等的价格将验证码发送给上游收码人员,收码人员登陆账号后从事电信网络诈骗、刷单、引流等网络黑灰产业链。

为保证行动取得实效,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多次组织召开视频调度会,要求各地务必在线索落查上下功夫,并强化协调配合,制定科学行动方案,确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下一步,全市公安机关将对现有案件进行深入分析研判、深挖彻查,坚决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余罪。同时,继续发扬全民反诈宣传精神,频出狠招绝招,进一步加强部门警种联动协作,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全力推进“控开卡、打卡商、清内鬼、严管理”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力争彻底斩断涉“两卡”黑灰产业链,从源头上遏制电信网网络诈骗多发易发态势。

网络黑灰产是什么

所谓网络黑灰产,指的是电信诈骗、钓鱼网站、木马病毒、黑客勒索等利用网络开展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目前,网络黑灰产犯罪已形成分工明确的上、中、下游黑灰产链条,而为各类网络黑产提供支撑的供给链也划分出物料、流量和支付三大要件。其中,物料为网络黑产提供犯罪原料和技术工具,流量负责触达受害人群,支付解决黑产获取赃款的资金通道。

近年来,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十分猖獗,犯罪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除了直接对公民本人实施诈骗、盗窃、骚扰、勒索等犯罪外,还用来大量注册电话卡、银行卡、网络账号、支付账号等,然后再卖给下游的犯罪分子实施网络诈骗、暴力追债等犯罪。

警方提醒

电话卡关联自己的个人信息,保护电话卡就是保护自己的信息,保护自己的隐私,也能使自己免受不法侵害和损失。

第一,不要随意相信问卷调查、贷款投资、参与抽奖、开卡送油等各类线上线下的优惠活动,也许其中有的活动是真实有效的,但自己仍要擦亮双眼,辨别真假。

第二,不要随意登记自己的身份信息,更不要随意将自己的信息交给别人办理电话卡。在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时,要注明用途,加盖水印等,不要将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交给不熟悉的人。

第三,弃用的手机卡不能直接丢。即使注销了也不能直接丢,这之前还有一个步骤要做,不要忘了!那就是要将与之前注册登记过的虚拟账号、平台、银行卡等进行解绑注销,之后再将电话卡进行注销,这样才安全。

第四,不要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出售自己的身份信息、手机卡、银行卡,这样的行为不但涉及违法犯罪,还将对自己以后的个人信用、账号安全、就业务工等造成不利影响。

(责任编辑:张奕)
相关文章
注意!你的手机可能在泄密!一文教你防范化解智能终端窃密泄密风险

请注意,你的手机可能在泄密?!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当前,智能终端已经深深融入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场景,在带来惊喜和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风险隐患,如不注意防范,甚至可能危害国家安全。

671 人浏览过
电商圈炸了!淘宝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

这几日,电商圈算是开锅了!据媒体报道,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 “仅退款”,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

957 人浏览过
数十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你中招了吗

近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按照《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要求,经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67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现通报如下。

749 人浏览过
在校大学生滥用AI批量发骚扰短信 陷入了网络犯罪

当下,在互联网高度发展,大学生作为网络世界的活跃群体,本应是网络文明的传播者,然而,却有极个别同学因法律意识淡薄,好奇心越过了法律红线,把AI成为了犯罪的“外挂”,陷入了网络犯罪的深渊。

712 人浏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