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又有3人中招 这次被骗60万
江西又有3人中招 这次被骗60万。网恋诈骗犯多借助QQ、微信、陌陌等社交平台来“包装”“美化”自己,刻意打造“名媛”“成功人士”的虚假人设,以“钓鱼”的方式等待受害者“咬钩”,之后以“遭遇突发情况急需用钱”等理由,不断向对方“借钱”。
近日,赣州经开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网恋诈骗案,有3名男青年被骗,共计被骗60余万。
该案的犯罪嫌疑人是生于1996年有大学文化的汪某,汪某在网上假装成“白富美”,周旋于3名高学历理工男之间。
汪某虚构了一个“李某”的身份,冒充学姐加入名为某大学的校友群,并对自己进行了精心“包装”,编造经历。
汪某在网络上下载开豪车的照片,并上传到自己的QQ空间,声称自己大学毕业后被保研,之后还到美国留学,从事金融工作,在广州开了一家公司,把自己伪装成了“海归白富美”。
2015年汪某假借“李某”的身份,通过微信与3名被害人聊天,对他们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打好时间差来回“左右逢源”,并以汪某真实身份装成“李某”的好友打配合。
一番操作,汪某逐步取得3名被害人的信任后,分别与3名被害人建立了所谓“恋人”关系,并以“生意上需要资金周转”“公司有财务漏洞”“花200万买公司的核心软件”“心脏不好要出国做搭桥手术”“姥爷做手术要用钱”等各种虚假理由向被害人借钱。
而事实上,汪某所借的钱都用于赌博。直到汪某发现3名被害人再难以榨出更多的钱,就慢慢开始微信不回,电话不接。
被所谓“爱情”冲昏头脑的3名被害人自始至终都未与心目中的“李某”见过面,甚至都未视频过,然而3名被害人却深信不疑,在汪某诱骗下,频频转账借钱。而实际上,汪某曾以“李某”好友的身份跟3名被害人见过面。
汪某通过伪装,让被害人形成一种高攀“白富美”的心理,并以“家教严”“工作忙”“在国外”等各种理由推脱见面。而身陷其中的3名被害人浑然不觉,面对汪某要“资金周转”时,毫不犹豫地转钱打款。
直到2020年9月,被害人之一的宋某通过网络搜索,发现“李某”的公司根本不存在,才幡然醒悟,并在美梦破灭后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承办检察官认办
被告人汪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诈骗多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以汪某涉嫌诈骗罪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审理后采纳检察院的量刑建议,依法对汪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5万元。
温馨提醒
网恋诈骗犯多借助QQ、微信、陌陌等社交平台来“包装”“美化”自己,刻意打造“名媛”“成功人士”的虚假人设,以“钓鱼”的方式等待受害者“咬钩”,之后以“遭遇突发情况急需用钱”等理由,不断向对方“借钱”。
网恋的“他”,长期钓你,只为坑钱,不要只为“爱”的成全,而要充分认清虚拟世界中潜藏的危险,没有核实对方的真实身份前,不要透露过多的个人信息,更不要进行任何的转账操作,当心人财两空。
请注意,你的手机可能在泄密?!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当前,智能终端已经深深融入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场景,在带来惊喜和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风险隐患,如不注意防范,甚至可能危害国家安全。
这几日,电商圈算是开锅了!据媒体报道,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 “仅退款”,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
近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按照《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要求,经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67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现通报如下。
当下,在互联网高度发展,大学生作为网络世界的活跃群体,本应是网络文明的传播者,然而,却有极个别同学因法律意识淡薄,好奇心越过了法律红线,把AI成为了犯罪的“外挂”,陷入了网络犯罪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