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立即卸载!有人已损失10万元 赣州警方紧急预警
请立即卸载!有人已损失10万元 赣州警方紧急预警。受害者几乎都是通过骗子发来的链接下载的APP。一旦尝试通过正规应用市场搜索“微粒贷”,就会发现并没有下载途径。因此,不明链接千万不要点击!
日前,公安部刑侦局发布提醒:手机里有这一“知名贷款APP”的赶紧卸载!已经有多人因这款APP被骗。
江苏施女士因手头紧萌生借钱的想法,想到之前收到过关于贷款的信息,于是找出短信点击上面的链接,下载了名为“微粒贷2021版”的APP。根据平台的操作提示,施女士注册账号并填入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很快,平台显示她的注册已审核通过,却迟迟不能放款。在所谓“客服人员”的引导下,施女士又下载了一个名为“Secret”的软件,陆续向对方转账10万余元,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10月16日,南康曹某在家中收到一条短信,称其微粒贷有86300元额度并附上网址。曹某正好缺钱,就点击进入了这个链接。进去后显示的是“微粒贷”APP的安装页面,曹某便下载安装注册了一个账户。在输入了自己的银行卡账户后,自称客服的发来信息称其卡号输入有误,银监会把银行卡冻结了,需要转账10000元才能解冻。曹某用手机银行向对方提供账号转账1万元,随后客服又称第二次输入错误银行卡账户,需要转账30000元。曹某感觉被诈骗遂报警。
这些受害人的下载的APP来源都不是正规的应用市场下载,而都是通过网页链接下载。那么受害人到底是怎么样一步一步陷入对方的圈套的呢?
01
短信、网站广告引流
骗子精准筛选浏览过“贷款类”广告的用户,通过短信、社交账号网站、短视频网站等投放广告,吸引需要资金的受害者下载。
02
受害者通过链接下载虚假APP
受害者几乎都是通过骗子发来的链接下载的APP。一旦尝试通过正规应用市场搜索“微粒贷”,就会发现并没有下载途径。因此,不明链接千万不要点击!
03
提交资料申请贷款额度
APP上需要提交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学历信息等个人隐私,所谓的“客服”还会帮你解答各种贷款问题,看起来和正规的贷款没什么两样。
04
审核通过,提现受阻
一般情况下,资金审批都会很快通过,但是想要把钱提现,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05
找理由让受害者转款
这时,“客服”开始找各种理由让受害者转款,如交工本费、服务费、交押金、转款验证你的还款能力、银行卡卡号填错了等等。“客服”使用最多的理由就是“你的银行卡填写错误”,一旦你的银行卡填写错误,那么你的账户就变成了风险账户,解除风险就要转钱解除。
为什么那么多人的银行卡卡号都填错了?因为骗子可以在后台修改填写的数据。
这样的套路都记清楚了吗?万一遇到了可千万别受骗!那么问题来了,“微粒贷”这么出名的品牌怎么还骗人?
那是因为根本没有“微粒贷APP”!
警方提醒,“微粒贷”没有独立APP ,“微粒贷”只存在于微信和QQ平台上。
任何带有“微粒贷”字样的APP一律是诈骗!千万不要下载!所有放款前要求转账的网络贷款,一律是诈骗!千万不要相信!还没收到放款,就要求还款的网络贷款,一律是诈骗!千万不要相信!
“微粒贷”官方也多次辟谣
↓↓↓
温馨提醒
01
银行、正规贷款公司不会要求借款人申请贷款前支付“保证金”“手续费”“服务费”等各种费用。贷款人需了解金融贷款知识,提高对贷款诈骗的防范意识,谨防落入诈骗陷阱。
02
强化自我的保护意识,维护自身权益。提高警惕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到贷款平台。
03
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证据立即拨打110报警。
请注意,你的手机可能在泄密?!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当前,智能终端已经深深融入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场景,在带来惊喜和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风险隐患,如不注意防范,甚至可能危害国家安全。
这几日,电商圈算是开锅了!据媒体报道,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 “仅退款”,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
近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按照《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要求,经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67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现通报如下。
当下,在互联网高度发展,大学生作为网络世界的活跃群体,本应是网络文明的传播者,然而,却有极个别同学因法律意识淡薄,好奇心越过了法律红线,把AI成为了犯罪的“外挂”,陷入了网络犯罪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