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高考录取季 警惕“通知书”陷阱 网警来护航
暑期进行快一半了,也迎来了高考录取季!
暑期进行快一半了,也迎来了高考录取季!
高考学子收通知,谣言信息要警惕。
分数不够能补录 ?
链接补办通知书?
陌生来电发奖助?
这些套路要当心
收好这份防诈指南
01
虚假通知,催缴费用
陷阱手法:收到看似正式的“录取通知书”短信或邮件,要求点击链接查询详情或支付“录取确认费。
02
谎称可内部操作,花钱补录
陷阱手法:接到电话或信息,自称“招生办老师”、“内部人员”或“有特殊关系”,声称可以“破格补录”、“点招录取”或“调剂到更好专业”,但需支付高额“疏通费”。
03
伪造信息,恶意谣言
谣言手法:不法分子编造传播“XX高校录取分数线大幅下降”、“XX专业爆冷无人报”、“某考生被顶替”等不实信息,制造恐慌或误导志愿填报。
04
助学贷款/助学金?
陷阱手法:冒充教育部门、学校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教育补贴”或“助学贷款”为由,要求学生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或要求先缴纳“手续费”、“保证金”。
05
钓鱼链接陷阱
诈骗手法:短信附带“录取查询链接”,诱导填写身份证、银行卡信息,盗刷资金。
安全接收录取通知书
防范要点
四要:
要官方查询
录取状态、通知书物流(如中国邮政EMS官方渠道)务必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官方APP、报考院校招生网查询。
要仔细核对
收到纸质通知书后,认真核对学校名称、专业、个人信息(姓名、考生号)是否与官方查询结果一致,查看印章(学校公章、校长签名)是否清晰有效。
要官方渠道缴费
如需缴纳学费、住宿费等,务必按照录取通知书内附的官方指南,通过学校指定的官方财务平台或对公账户。
要主动核实
对任何来源不明的录取信息、收费要求、助学通知,第一时间主动拨打高校招生办公室、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官方电话进行核实确认。
四不要:
不要点
不点击任何短信、邮件、社交软件中来源不明的链接或二维码。
不要信
不相信任何“内部指标”、“花钱补录”、“提前缴费锁定学位”等说辞。
不要给
不向任何陌生人透露个人身份证号、考生号、银行卡号、密码及短信验证码。
不转账
不向任何不明身份的账户或个人转账汇款。
认准官方查录取
新程启幕展锋芒
心明眼亮防陷阱
前程似锦皆坦荡
素材|甘肃网警
暑期进行快一半了,也迎来了高考录取季!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明确严防校服采购中的腐败行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学生、家长购买校服或捆绑销售,非城镇中小学校原则上不要求统一着装、购买校服。《意见》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全省公民办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需按照通知要求执行。
最近一段时间,宁夏一派出所副所长殴打小学生被撤职一事持续引发广大网友的关注。
日前,有网友发布消息称,重庆秀山一中学3名男生在公厕遭二十多名学生群殴,引发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