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英:小学校长赤诚奉献办教育 防疫担当冲在前

导语:

张玉英:小学校长赤诚奉献办教育 防疫担当冲在前。张玉英校长用她那赤诚的教育情怀热切地追求着教育的理想,用她那赤诚的党员之光坚定地担当着奉献的责任…

张玉英,55岁,中共党员,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明德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她用36年的教育之路“做有情怀的校长,办有质量的教育”,她时刻牢记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带头推进“党史进校园”、创设潜能课堂、构建特色大学区,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之时,她与街道精准对接,一夜之间建成学校“方仓医院”,组织十六个工作小组,创建大三区和小三区,72个小时守候学校,废寝忘食地配合街道完成核酸检测5000多人的任务。近年来,她荣获全国骨干校长,全国百佳校长,全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先进个人,吉林省政府津贴(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好人标兵,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多项殊荣。

最美党员,责任使命守初心

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成就了张玉英校长的责任与担当。每天早晨六点,她都会准时第一个出现在校园中,多年始终如一,同志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六点校长”。她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身为学校的党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红船精神照耀我》,推进“党史进校园”和“红色党建文化”,多次在省市区做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在长春市乃至吉林省树立了标杆。

在学校“温故楼”的天井处驻足,“这排旗帜上书写国学文化;这排旗帜上体现生命平安;这排悬挂的则是五星红旗,三排放在一起,就代表着‘国泰民安’。”张玉英饶有兴趣地介绍着,“在楼梯上方,绘制了与楼层文化同一主题的灯箱,这样既解决了楼梯照明问题,又和每个楼层的文化内涵相契合,寓意‘读书成就梦想、知识点亮人生’。”

最美校长,赤诚奉献办教育

“做有情怀的校长,办有质量的教育”,她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涵养美德,为心灵田地播种,经常看到她出现在校园的中央,与孩子们一起踢球,一起吹拉弹唱,一起读书。启迪智慧,让智慧之光朗照。每天上午的前三节课,无论工作多忙,她都会准时出现在课堂上、教研室中,与老师一起论道解惑。她构建了“试导悟拓评”五学潜能课堂的核心理念与三研导学案实施策略,在课程建设上探索全免费、全普及的“葫芦丝、足球、书法”惠及每一个学生,“首善朝实”远近闻名。

在校园文化建设期间,不但亲自参与设计,还连续几天吃住在学校,渴了一瓶清水,饿了一桶泡面。暑假过后开学时,扑面而来的知新楼与温故楼中的“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互为辉映,相得益彰。

作为“明德教育集团”总校长和大学区长,她促进教育均衡,带领学区片的5所学校的校长们,共同开展教师培训、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课题研究、名师工作室、名师送课、青蓝工程,大学区“体艺科”特色活动,实现了优秀教师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共享以及大学区特色的共鸣。

吉林好人,防疫担当树样板

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她废寝忘食,建立了一个防疫指挥中心,16个工作小组,创建大三区和小三区,学校成为长春市疫情防控样板校。张玉英对全体领导、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工作不推责、在家不出门、人员不聚集、信息不虚传;严格主体责任、严格外出报备、严格校园管控、严格遵章守纪、严格工作态度、严格信息质量。这“四不六严”成为朝阳实验小学疫情防控期间的准则和条约。同时,开展以校园环境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综合防治,购置了测温仪、测温枪、体温计、口罩、消毒液、防护服、防护镜等防疫物资,为顺利复课复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根据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变化及疾控部门意见,学校结合实际,开启“互联网+”模式教学,做到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为了将疫情防控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张玉英审时度势、集思广益,形成了重指导、重过程、重成效,全方位、全领域、全育人的“克艰网课——德育课、学科课、活动课”教学思路并付诸实施,线上指导答疑解惑,线下自主探究学习,收到了良好效果。为体现朝实人“心中有爱、眼中有光、胸中有梦”的责任担当,张玉英开创发起了“空中之声抗疫广播”,用最美的声音传递人间大爱、讲述最美的故事,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每周两次邀请长春市关工委火炬宣讲团副团长董洁进行疫情防控微讲座,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理性认识疫情,科学做好防护,平稳度过特殊假期。2021年初,抗疫号角再次吹响,她与街道精准对接,一夜之间建成学校“方仓医院”,72个小时守候学校,配合街道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任务5000多人,得到居民和街道工作人员高度赞扬。

张玉英校长用她那赤诚的教育情怀热切地追求着教育的理想,用她那赤诚的党员之光坚定地担当着奉献的责任…

(责任编辑:张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