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材、诡异童装、暴露文具,谁来保护孩子的精神世界?

导语:

问题教材、诡异童装、暴露文具,谁来保护孩子的精神世界?据人民日报社出版的《中国儿童舆情报告(2020)》显示,2019年全年20大儿童舆情热点事件中有半数都是涉及猥亵、性侵、欺凌等儿童受侵害事件。“问题教材”、江南布衣服饰中也多次出现性暗示、暴力、猥亵等画面。

这个“六一”,救救孩子。

“六一”这天,再有涉儿童精神侵扰的问题挂上热搜。

据浙江电视台民生栏目《1818黄金眼》报道,一位朱女士反映,她帮儿子在网上下单买了一些中性笔,但收到货后发现一支笔的笔身和外包装盒,都印着动漫人物,她觉得有些人物的穿着太暴露,有点辣眼睛。包装上还注明,14岁及以下学生可以使用,但朱女士认为自己11岁的儿子并不适合用这样包装的笔。

图源:《1818黄金眼》节目

这支笔是A股上市公司晨光股份(603899.SH)的产品,截至6月1日,该公司市值480亿元。

“问题教材”、诡异风童装,再到露骨包装的文具……近日,这些频上热搜的新闻都共同指向了儿童精神侵扰的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新闻的背后,涉事主体都包括大型企业,甚至是上市公司。这些在资金、人才、品牌上占据优势的企业为何会频涉儿童精神侵扰的问题?

什么在侵扰孩子的精神世界?

对于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少年儿童来说,教材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尤其对于年龄偏小的儿童来说,教材甚至会对他们的三观产生深刻的影响,但现在教材竟然也出了问题。

这波关注儿童精神世界全民舆论的开端就是小学数学教材“丑插画”被爆出。唐氏儿般的模样、呆滞的眼神、猥琐的表情……这些插图被网友评论审美倒退。

彼时还有人以审美多元化反驳,但紧接着又有网友爆出一些教材插图证明已经不是“丑”的问题,另一批被爆出的教材插画中,“兔女郎”、纹身女孩,有的还特意强调性器官,大搞“擦边球”,甚至还有倒挂的国旗、错误的中国地图、刻意用日本战机编号等等。

备受争议的这些插画来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涵盖一年级到六年级,于2012年或2013年审定,至今已经沿用了十年左右。

除了教材,配套教辅材料也问题重重。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举一反三精炼》中,用日军背老太的摆拍图配雷锋做好事的文字内容;知名儿童作家曹文轩主编的配套教材《七色花》中出现“罂粟粒”的字眼;同样是曹文轩主编的配套教材《大语文》中一首民歌被指太过露骨。

学校之外的儿童书刊同样存在问题。一儿童绘本《流汗啦!》向小朋友介绍流汗的原因时的配图被不少网友质疑其“低俗”、“猥琐”,认为插图极具“性暗示”。

来源:《流汗啦!》儿童绘本

在北京大学教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曹文轩主编的课外读物《大语文》“像鹰学会飞翔”一文中,收录了一篇汪曾祺的《受戒》,这篇文章里竟出现了非常不适合青少年的黄色乡间的小调:姐儿生得漂漂的,两个奶子翘翘的。有心上去摸一把,心里有点跳跳的。

曹文轩也遭到了业内人士的质疑。5月27日,有着“童话大王”之称的知名作家郑渊洁发微博称,人教版教材某主编夹带私货将自己文章塞进语文课本,吃相太难看;5月29日,郑渊洁又发微博称,3年过去了人教版教材主编曹文轩没有拿出2018年进校卖书2700万元收入的税单。并@国家税务局请求查曹文轩纳税记录。

面对郑渊洁的质疑,6月1日,教育部统编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通过其个人微博进行了澄清并回应称,选课文层层把关,有政治的、专业的、教育的、一线的,等等,二三十轮审查,不可能一个人说了算。更无所谓“夹带私货”。

针对持续发酵的“问题教材”问题,相关部门已经出手。据教育部官网消息,教育部已经成立调查组全面彻查教材插图问题。国家新闻出版署也已公布了62种不合格图书,差错率均超过1/10000。

图源:教育部官网

对孩子的精神世界造成侵扰的不止书籍。近日,江南布衣(3306.HK)旗下童装品牌jnby by JNBY在网店所售的一条儿童短袖连衣裙画风“诡异”。裙子上印花疑似印有一个跌倒的小孩,后面有两个坐着的小孩。并且,图案上方印有英文称“我很害怕!我希望他们停下。”等配文。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已责令江南布衣对相关问题童装509件做下架处理,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调查并依法严肃处理。

图源:微博网友

而这已经是一年内,jnby by JNBY第二次陷入插画争议,此前其就因印有炼狱、砍腿等比较抽象且惊悚的图片,以及搭配“go to the hell”(下地狱去吧),“let me touch you”(让我摸摸你)“How many kisses ,let me cum”(cum有射精的意思)等不合时宜的文字,被指“邪典风”。

涉事主体多为知名企业

不论是问题教材、诡异风童装,还是暴露文具,这些涉事的主体还都是知名企业,甚至是上市公司,其生意也做得很大。

人教社成立于1950年12月1日,业务涵盖基础教育教材和其他各级各类教材及教育图书的研究、编写、出版和发行。

人教社的产品覆盖范围颇广,涉及教材、教辅、图书、期刊、电子音像、数字产品等六大板块的产品,其中教材和教辅基本覆盖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的每一阶段,从必修教材到选修课本,从同步练习到课外素养阅读的每个维度的需求。

据人教社第32次全国中小学教材工作会议上披露,2020年人教社和各地印刷发行单位全年共发行中小学教材38.87亿册,其中,国家统编三科教材9.25亿册。而新华书店系统是人教社教材的主要发行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人教社还入局了比较火热的平板电脑业务。人教社官网显示,人教 Pad 价格区间在3680元—4380元之间。

前述绘本《流汗啦!》系《东方娃娃》原创绘本系列中的第一本科学图画书,据《东方娃娃》官网介绍,东方娃娃杂志社隶属于凤凰传媒(601928.SH)。截至6月1日,凤凰传媒市值196亿元,2021年总营收125.17亿元。

《东方娃娃》续订率90%以上,自称是“无数家庭亲子读物的首选”。《东方娃娃》也曾多次出现在凤凰传媒的年报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起到支撑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事件的涉事主角之间还存在一定联系。

前文提到,人教社的主要发行渠道是新华书店系统。而江苏凤凰新华书店母公司凤凰传媒曾在2019年一份报告中提到,当年公司全面恢复了与人教社中断了十年之久的教材租型、教辅代理协议,成为了人教社在江苏市场唯一的代理单位。

“诡异童装”背后的江南布衣同样是一家上市公司,2021财年营收41.26亿元,净利润6.47亿元;至6月1日,市值45亿港元。

来源:罐头图库

涉事的“jnby by JNBY”是江南布衣在2011年推出的第一个童装品牌。官网介绍称,该童装品牌以“自由的想象力”为理念,为0-10岁的孩子而设计,传递美好的价值观念。

jnby by JNBY2021年营收6.57亿元,仅次于JNBY和男装CROQUIS的营收,位列第三,占总营收的15.9%,而同比增速达到了47.8%。

业内人士认为,江南布衣作为一家上市企业,设计团队庞大,招聘要求高,高学历人才比比皆是,简单的英文字面意思总该看得懂。

孩子的未来在哪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子意愿。

三胎政策的实施下,想要让人们放心生孩子,除了自身拥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外,许多外部环境的配套工作也亟待跟上。此次长达十余年才被发现的“问题教材”系列事件,对儿童意识形态的侵蚀也引发许多担忧。

“人们之所以对插画感到普遍不适,不仅在于插画的美或丑,更在于这样的插画出现在小学教材中不合适的问题。儿童的知识非常有限,处于一种‘无知的确定性’,对于看到的、听到的十分容易不加辨别的当作真。我想更好的艺术还应该‘关照现实’。‘丑插画’的‘丑’更是一种图不对位,如此风格的画风,没有关照到现实对儿童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人生初成长的儿童,真善美教育至关重要,不要影响他们对真的判断,进而影响对善和美的追求。”外交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法学博士孙禄表示。

除了教材凸显的精神层面问题外,儿童食品、儿童用品、儿童教育等方面也多次发生质量安全问题。例如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2017年中概股“红黄蓝”幼儿园事件、2021年的“大头娃娃”抑菌霜事件、最近的江南布衣“诡异风”服饰等,衣食用各方面均遭到质疑。

据人民日报社出版的《中国儿童舆情报告(2020)》显示,2019年全年20大儿童舆情热点事件中有半数都是涉及猥亵、性侵、欺凌等儿童受侵害事件。“问题教材”、江南布衣服饰中也多次出现性暗示、暴力、猥亵等画面。

图源:《北京日报》报道

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往往也是改革的开始,例如三聚氰胺事件后对乳制品全行业进行整顿,红黄蓝事件后,2018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明确表示,遏制过度逐利行为,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随着新中产阶级的崛起,借助‘二孩、三孩’的政策红利,中国儿童消费市场的活力被彻底激发。市场的扩大,儿童需求的多元化也催生了更多新兴业态与品牌。随着国家政策逐渐出台,儿童教育行业也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经过了早先的疯狂扩张,一股脑的簇拥抢占商机,热潮过后带来的就是行业迅速降温,特别是‘双减’政策的逐步落地,令2020年以来暗流涌动的教育培训行业遭受巨大冲击。教育是一个慢行业,要尊重教育原则和商业规律。”乡村振兴建设委副秘书长袁帅表示。

“从主观层面来看,儿童经济的繁荣也与我国传统的教育和家庭观念有关,孩子作为一个家庭的未来,被予了最大的希望,因而也就成了最大的投资和消费对象。俗话常说的“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就是最直接的体现。”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研学旅行委员会副秘书长李路斌表示。

此次“问题教材”事件是警钟,亦可以是整改的开端。三孩政策之下,童书出版等产业已闻风而动。但不断面临孩子受到精神侵扰的威胁,家长还敢不敢生,最后还会有赢家吗?唯有无后顾之忧,人们才愿生、想生、敢生。你的孩子在教育上遇过哪些困境?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责任编辑:张奕)
相关文章